大班数学活动《量量我们的种植园》
(2013-12-30 11:32:46)设计思路:
活动名称:量量我们的种植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种植园,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使幼儿知道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3. 培养幼儿同伴间互相协作的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彩色吸管、彩带、纸条、橡皮筋、铅笔、小棍等材料。
2.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种植园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种植园的方法,测量时一头要对齐一边的最顶边,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1.
怎样才能知道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呢?
可以用什么方法?(用脚步丈量、借助工具测量……)
2.
讨论:哪些材料适合测量种植园的长、宽?怎样测量?
3.幼儿探索学习测量粗细
自由选择测量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种植园。
4. 探索后的经验分享
提出问题:你选择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是什么?怎样测量的?
(在种植园找长边起点,吸管的一头从这个点开始,延着其边长开始处相接,在吸管相接处做一记号,经过几次首尾相接所测出的长度便是种植园一边长的长。)
三.教师展示用同一量具测量不同的种植园并记录。
测量工具 |
被测物 |
测量结果 |
|
|
|
|
|
|
四.比较测量结果,感知种植园的长度(周长)和同一测量工具的关系
周长长的种植园地需要量几次?
周长短的种植园地需要量几次?
2.小结:种植园地一周的长度(周长)越长所用工具量的次数就越多。
五.两人合作运用同一种测量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种植园地(长和宽各不相同)并记录。
六.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