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小树有多粗》
(2013-11-21 21:58:16)设计思路:
孩子们在户外玩耍、观察秋天景色的时侯,常常会抱住大树说:“这树好粗啊!我都抱不住了…….”我关注到孩子对树木的兴趣,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设计了这一节户外测量活动《小树有多粗》。
活动名称:小树有多粗
活动目标:1. 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粗细。
2. 通过比较测量结果,发现树木粗细的差异。
3. 学习合作,体验测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测量工具:绳子、彩条、回形针、橡皮筋、铅笔、小棍等.
2.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
儿歌: 大松树,大槐树,
团结起来力量大,
狂风暴雨都不怕。
教师:一二三刮大风了!幼儿立即三人一组手拉手围住大树。
教师:一 二刮大风了! 幼儿立即两人一组手拉手围住大树。
二、
1.
怎样才能知道这两棵树的粗细相差多少呢?
可以用什么方法?(用胳膊、手掌抱;借助工具测量……)
2.
讨论:哪些材料适合测量物体的粗细?怎样测量?
3.幼儿探索学习测量粗细
自由选择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粗细的树木、树墩。
4. 探索后的经验分享
提出问题:你选择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是什么?怎样测量的?
(在树干上找一点,绳子的一头从这个点开始,围着树干绕一圈和开始处相接,在绳子相接处做一记号,所测出的长度便是小树一周的长。)
三.教师展示用同一量具测量不同的小树并记录
测量工具 |
被测物 |
测量结果 |
|
|
|
|
|
|
四.比较测量结果,感知小树一周的长度(周长)和粗细的关系
周长短的树怎么样? (细)
2.小结:小树一周的长度(周长)越长小树越粗。
五.两人合作运用同一种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粗细的物体。并记录
六.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