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书写汉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6-04-28 08:44:49)

一、按正确的笔顺书写,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写出好看的字,而且可以提高写字的速度。

笔顺规则大致有这样几种:

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 : 人 八 入

2、先横后竖:十 王 干

3、从上到下:三 竟 音

4、从左到右:理 利 礼 明 湖

5、先外后里: 问 同 司

6、先外后里再封口:国 圆 园 圈

7、先中间后两边:小 水 承

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 立 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 瓦 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 座 司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 建 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也先里后外:凶 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 用 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再左下: 医 巨 匠

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

三框首横末折⑤,大框最后封底⑥;

注释:

① 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水”、“承”等。

② 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 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 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 “三框”即三框儿,如“区”、“匹”、“医”等。

⑥ “大框”即方框儿,如“四”、“回”、“园”、“国”等

二、了解笔画的不同形态。

写字教学与传统书法艺术是有一定区别的,不需要追求章法上的曲直相同、动静结合等。新课标要求写字教学达到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的目标。在写字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基本笔画时,会按照最标准的基本笔画形态一遍遍地反复,却不知一个字中如果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的笔画,得有长短、轻重、正斜、俯仰、收放等变化;如果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部分组成的字,则应分清主次、大小、强弱等,要力戒雷同,以达到参差错落,变化有致。这一点我们应该细心地指导与启发,让学生发现领悟规律后,迁移运用到其它字中,进而巩固形成技能。

1、点的变化

小 尽 心 江 兴 点

这类字书写时要注意点的形态,有左侧点、右侧点、竖点、长点等等,笔法到位,相互间顾盼呼应。

2、横的变化

上 土 士 三 言 奉

这类字中均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横画,书写时要长短不一,俯仰有变。一般来说,一字之中长横作为主笔只能使用一次,俯度只能略微。短横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其形态也稍有差别,在字上部为仰横,在字中部为平横,在字下部为俯横。

3、竖的变化

非 种 业 柳 惭

这类字中均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竖画,书写时形态有变,长短不一。一般两竖并存时,左短右长,左用垂露竖,右用悬针竖;三竖并存时,中竖最短,右竖最长用悬针,要写得挺拔修长。

4、撇的变化

夕 行 形 友 及 象

这类字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撇画,撇的长度、角度、弯度要有区别。撇画上下搭配时,上撇稍短平,下撇从上撇腹部起笔,较长弯;撇画左右搭配时,左上部的撇长而直,右下部的撇短而弯。

5、捺的变化

从 双 这 迟 类 餐

这类字中,捺画在左右重复,即把左偏旁的捺写成长点;捺画在上下重复,主捺保留不变,次捺写成长点。

6、钩的变化

冗 冠 觉 党

这类字中,上下同时有钩,上钩呈俯势,书写时内收,下钩为仰势,书写时伸长,以包住上钩。

三、掌握偏旁部首的特征。

(一)按照字理,学习偏旁部首的字义,提高书写的准确率。

字理,也称造字理据,顾名思义,即汉字造字的源头、道理和根据。演变了数千年,至今仍然有部分汉字没有失去字理。学习字理是为了在字的音、形、义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打通儿童理解和记忆存储之间的通道,为记忆字形提供更多途径,以突破字形记忆的难点,从而达到提高书写准确率的目的。

在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前提下,以下情形可以讲解字理,有利于突破字形记忆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1、可作为形旁的独体字

有些独体字可以作为形旁,我们可以把象形字、指事字所展示的,汉字产生、演变的过程,用实物图或动作等方法演示呈现给学生,然后把楷体字的重点笔画与实物图或动作进行比照,直观形象地感知理解汉字的形和义。由于形旁再生汉字的能力很强,因此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地学习一串字。例如常见的有:

月:身体或月亮 目:眼睛

冫:冰或寒冷 页:人头

彡:修饰 髟: 毛发

韦:熟皮 欠:张口或出气

皿:盆类器皿 瓦:陶器

日:太阳、季节、时辰 饣:吃食物

囗:围墙或包围 酉:酒或酒坛

攴、攵:用手敲打 广、宀:宫室

纟、糸:丝麻绳索 隹:鸟类

阜:左(阝)土山或土坡 卩:关节

邑:右(阝)山陵或台阶 贝:钱货

2、易错、易混字

有些字学生不容易写对,比如 “燕”字中, “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通过这样的加工,学生很快记住,也不容易写错。

在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经常会把音近字、形近字或音形两近的字混淆,从而造成写错别字的现象。运用字理让学生辨析是好办法之一。

例如:学习了“辨、辫、辩、瓣”,学生经常混用。可以这样引导辨析:这三个字左右两边相同,不同的是中间部分。“辨”中间是“刀”的变写,从“刂”,“刀”把两边分得清清楚楚,“分辨、辨析、辨别”取其意;“辫”中间是绞丝,从“糸”,表示与丝有关的名称、动作、形状及颜色,“辫子”即取其义;“辩”从“讠”,说明与语言文字有关,“争辩、辩白、辩论”即是;“瓣”从“瓜”,从“瓜”的字表示与瓜果有关,“花瓣”“豆瓣”意即此。

例如:

会意字:

旭:“九”是一座弯弯曲曲的山峰的形象,“旭”表示太阳刚刚从山后升起的景象。

易:上面是日,下面是月的变形,表示日月更替,有变幻、改变的意思。

形声字

汉字中大多是形声字。有对会意字的推理能力,借助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对形声字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想记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疙:古人认为疙瘩是气血不通,是病,所以用表示生病的“疒”和气不足的乞来组合。

耘:松过的土像云朵一样柔软,与表示农具的“耒”组合表示锄地。农民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用耕耘表示农民的辛劳。

3、有些字不适合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

①失去理据的字;

②不分析字理也容易学会的字;

③拥有字理但不易被学生理解的字。

(二)教给学生掌握确定汉字部首的方法,学会部首查字典,自学生字。

1、汉字部首一般位置是在字的上、下、左、右、外。如:

今天的“今”,部首在上,查“人”部;

态度的“态”,部首在下,查“心”部;

松鼠的“松”,部首在左,查“木”部;

照顾的“顾”,部首在右,查“页”部;

同学的“同”,部首在外,查“冂”部。

2、如果汉字的一般位置上没有部首,就看中坐;若中坐没有,再看左上角。如:

办法的“办”,部首在中坐,查“力”部;

怀疑的“疑”,部首在左上角,查“匕”部。

3、一个汉字有好几个部首的,按下列顺序确定部首:

①字的上下都有部首的,取上不取下。如:

天空的“空”,查“穴”部,不查“工”部。

②字的左右都有部首的,取左不取右。如:

相助的“相”,查“木”部,不查“目”部。

③字的内外都有部首的,取外不取内。如:

沉闷的“闷”,查“门”部,不查“心”部。

④下、左上角或右都有部首的,取下或取右,不取左上角。如:

鸭梨的“梨”,查“木”部,不查“禾”部;

凯歌的“凯”,查“几”部,不查“山”部。

⑤汉字的中坐、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中坐,不取左上角。如:

坐车的“坐”,查“土”部,不查“人”部。

⑥汉字的部首中有单笔和多笔的,取多笔不取单笔。如:

熄灭的“灭”,查“火”部,不查“一”部。

(三)运用回宫格,掌握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的不同写法

回宫格,因为它像“回”字,所以我们叫它回宫格。由内外两个框形组成。通过它可以将所有的汉字结构都分成两个块面来理解、组合。里面的长方形格子叫做“内宫”,外面的正方形格子叫做“外宫”。一个字放在内宫的部分叫做“主体”,放在外宫的部分叫“外延”。字就像一个人,在回宫格里,躯干好比主体,四肢好比外延,只有躯干在内宫,四肢在外宫的字,才舒展漂亮。

单人旁,撇略斜,撇尾伸出内宫向左作外延,竖用垂露竖,并被控制在内宫的左边上。

双人旁,首撇短或平,次撇斜略长,两撇尾一长一短,都伸出内宫向外延,竖的位置仍在内宫的边上。

提手旁,横与提均伸出内宫向左外延,竖钩位置被控制在内宫的边上。

牛字旁,撇与提均伸出宫向左外延,竖虽在内宫的左边,但略向内靠,避免与撇相撞。

木字旁,横与撇均伸出宫向外左外延,竖的位置紧靠内宫边框,其余向右的笔画部分要紧束。

竖心旁,左短竖在外宫中以示外延,长竖位于内宫边框上,短横紧靠长竖上方。短竖于短横均可写作点。

巾在作左偏旁时,短竖在外宫中以示外延,横折钩不宜宽,中竖要长并紧靠内宫边框。

禾木旁,首撇平而短,次撇与横须伸出内宫向左外延,竖紧靠内宫边框,横的右面及点不宜长。

米字旁,上两点要紧,横与撇伸出宫作外延的主要笔画,竖略长并紧靠内宫边框,

韦字作左便旁时,两横须短,横折钩的左边伸出宫向左外延,中竖位与宫内边框上。

示字旁与衣字旁,上点在内,横撇伸出宫向左外延,竖比宜长并紧靠内宫边框,右点紧靠竖上方,不宜太低。

食字旁,撇略斜长,撇尾伸出宫作外延,横钩宜短,竖提位于内宫边框上。

金字旁,撇斜出,撇尾与下横均伸出宫内向左外延,竖提位置紧靠内宫边框。

左耳旁,横撇弯钩不宜大,上部略向左伸,竖的位置应爱内宫边框上或在边框外边,以示外延。

车字旁,上下两横与撇折均或多或少地向左外延,但以下横(提)为主,竖则略向内靠。

斤字作左便旁时,首撇短而斜,次撇直而曲,横不宜长。竖应低于撇并向内靠。

片字旁,撇的上部紧靠内宫边框,撇尾多作外延,右边两直,上下基本对齐并向内靠。

耳字作左偏旁时,形宜长而不宜宽,两竖要靠拢,下横(或可写作提)多向左外延。

舟字旁,首撇短斜,次撇直曲,撇尾忌长,两点宜均,次撇于横(也可写作提—)均为外延续。

身字旁,形宜长而不宜宽,两直紧靠多让右,下横、下撇均外延。

革字旁,上下两横均外延,一短一长分主次,中间部分要紧凑,竖画切忌向左延。

反犬旁,首撇平曲,次撇斜直,撇尾均伸出宫向左外延,弯钩上部也同时外延,下部也同时外延,下部则向内靠。

豸字旁,所有撇尾均或多或少地向外延,但大部分笔画为于内宫中。

两点水,上点略进,下点略出,以示外延。

三点水,上点应在内宫中,中点于下点均伸出内宫左外延,使之成弧形状,切忌在一条直线上。

言字旁,点应位于内宫,横折提中,横伸出内宫向外延,折提基本受内宫限制。

口字旁左竖应在外宫中作外延,其余笔画多数为于内宫。

日作左偏旁时,左竖在外宫中做外延,其余笔画多在内宫中。

田字作左偏旁时,左竖也是外延的主要笔画,其余横势笔画略有外延,以示配合。

虫字作左偏旁时,“口”须紧而扁,部分笔画与下横(也可写作提)同时向左外延,竖在内宫中。

足字旁,口须小,下部左边的短竖与提,应是外延的主要笔画。

鱼字作左偏旁时,下横(或提)是外延的主要笔画。

黑字作左偏旁时,下四点是外延的主要笔画。其余外延的笔画均次之。

西字旁,首横宜短,左竖外延,其余笔画多数位于内宫中。

贝字作左偏旁时,竖与撇尾均作外延,但以撇的外延为主,其余笔画多数为于内宫中。

石字旁,横宜短,撇应长,撇尾多外延,“口”部多在内。

方字作左偏旁时,点在内宫中,横、撇作外延,其余不宜伸。

工字作左偏旁时,形态切忌长,两横(下横可写作提)均伸出内宫向左外延,短竖位于内宫中。

提土旁,横与提均作外延,中竖略靠近内宫左边。

山字作左偏旁时,形不宜宽,竖折伸出内宫作外延,中竖略长,位于内宫边缘,右竖可写作点。

火字旁,上两点须紧,成“内八字”,撇尾作外延的主要笔画,右下点宜短。

王字旁,三横须分长短,下横写作提并为外延的主要笔画,中竖紧靠内宫边缘。

矢字旁,首撇略平,次撇稍直,撇尾略向左伸,但下横为外延的主要笔画。

弓字作左偏旁时,应有一部分笔画向左延伸,但不能伸的太长。

月字旁,撇应直长并、位与内宫的外边,以示外延。右直须低与左撇,两横略向上靠。

目字旁,左竖应为于内宫的外边,以示外延,右直略长并低于左竖,下横可写作提。

骨字旁,形宜紧而长,中间秃宝盖伸出宫向左外延,其余笔画多数外延,多数在内宫中。

单耳旁,横折钩宜作斜势,折处伸出内宫向右外延,竖应略低。

右耳旁,横撇弯钩连个折处伸出内宫向右外延,竖也应略低。

立刀旁,竖应段,竖钩长,竖钩的位置紧靠内宫的外边,以示外延。

三撇,上两撇短,下撇略长,起笔处均伸出内宫作外延,但不宜过多。

斤字作右偏旁时,首撇平而短,次撇直稍长,横向左伸作外延,竖的位置在内宫边上,

辛字旁,中横多伸出内宫,以示外延,上下两横略短,但也略有外延,竖应为于内宫里边。

见字作右偏旁时,竖弯钩是外延的主要笔画,其余多数在内宫中。

犬字作右偏旁时,横宜短,捺宜长,点的位置居内外宫各半,捺应多作外延。

又字作右偏旁时,捺是外延的主要笔画,其余基本在内宫中。

反文旁,首撇短而斜,次撇上直下曲,横与捺均伸出内宫向右外延,单应以捺的外延为主。

欠字旁,横钩略作外延,捺多作外延,其余均在内宫中。

页字旁,横于点同时伸出宫向右外延,横折中的一直位于内宫边上,不宜太宽。

鸟字作右偏旁时,下部右折处应向有外延,其余均在内宫中。

羽字作右偏旁时,右部横折钩应向外延,并应写成左小右大。

隹字作右偏旁时,单人旁须长,右部四横应区别长短,下横为外延的主要笔画。

秃宝盖与宝盖,形宜宽,一般情况下,左右均伸出内宫作外延。

穴宝盖与雨字头,形宜宽,一般情况下,左右均伸出内宫作外延,其余均在内宫中。

人字头与父字头,撇捺各自伸出宫向左右外延。其中父字头上两点为“外八字”。

大字作字头时,横须短,撇捺应各自伸出内宫向左右外延。

八字与小字作字头时,两点均为“内八字”,并均在内宫中。

口字与日字作字头时,一般均应在内宫中。但是“冒”字因下部窄长,所以上部可以略作外延。

四字头与西字头,一般都应位于内宫中,不作外延。

工字、土字、士字作字头时,应视下部情况,或向左右外延,或在内宫中。

刀字作字头时,一般不作外延,若下部无外延笔画的,撇可略伸出宫,以示外延。

山字作字头时,应在内宫中。

草字头与竹字头,一般均在内宫。其中,竹字头应左小右大。

文字头,横的外延与否,应视字形需要而定。

立字作字头时,下横应伸出内宫向左右外延,其余均在内宫中。

八字作字底时,应写成“外八字”。两点位置在内宫中与两个角对应,

土字作字底时,下横的外延与否,应视字的上部笔画而定。

大字作字底时,横应向左右外延,撇与点在内宫中与两个角对应。

皿字底,下横应向左右外延,其余在内宫中。

四点底,左右两点为“外八字”形,并各自伸出内宫向左右外延,其余在内宫中。

心字作字底时,左右两点一低一高,各自都作外延,其余多数在内宫中。

力字作字底时,形宜宽短,不宜窄长,笔画基本在内供中。

言字作字底时,一般不宜外延,笔画为内宫所限制。

马字与鸟字作字底时,上部右折处基本为于内宫边上,略有外延之意,其余均在内宫中。

寸在作字底时,横须伸出内宫向左右外延,竖钩不宜长。

开字底,横须向左右处延,撇与竖均不宜长。

女字作字底时,形须宽短,不宜窄长,横须向作哟偶处延,撇尾与点的收笔宜与内宫两个角对应。

木字作字底时,横须向左右外延,竖宜短,撇捺宜用“外八字”点。

火字作字底时,形宜宽,不宜窄,捺作外延,其余基本在内宫中。

水字作字底时,撇与捺各自伸出内宫向左右外延。

衣字、金字、食字作字底时,撇捺均作外延,其余基本在内宫中。

三框,竖折中的竖,位于内宫边上或外面,以示外延;横,伸出内宫向右外延。

同字框左右两直位于内宫边上,以示外延。左边上撇的,撇尾应伸出内宫作外延。

凶字框,形宜宽短,上开下合,左右两直均作外延。

门字作框时,左右两直应左短右长,并位于内宫边上,以示外延。

包字头,横折下部多作斜势,折处略向又作外延。方框儿,左右两直位于内宫边上,以示外延,横折可带钩。

厂字旁与广字旁,撇应斜长,撇微伸向外宫,以示外延,其余在内宫中。

尸字头与户字头,撇应斜长,撇尾伸向外宫,以示外延,其余在内宫中。

病字旁,撇宜上直下曲,撇尾与左边两点,伸出内宫向左外延。

羊字作字头时,中竖写成斜撇,下横与撇均可伸出内宫作外延,但不宜过多。

老字作字头时,中间一横与斜撇均伸出内宫作外延,其余在内宫中。

虎字头,撇应斜长,撇尾多向左外延,其余在内宫中。

建字旁,横折折撇上部在内,下部伸出内宫向左外延。捺左右外延。

走之,点居内宫边上,横折折撇上部向外,下部在内,捺左右外延。

走字旁,上部土字的下横与上部的撇,应向做外延,捺须向右外延,其余在内宫中。

毛字作字旁时,横须左伸右束,向左外延,竖弯钩向右外延。

戈字作字旁时,斜钩须伸出内宫向右外延,横可根据字形需要,或在内宫中,或略向左外延,点应在内宫的右上角。

气字作字旁时,钩应向右外延,其余多在内宫中。

四、掌握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规律。

间架,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结构,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

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字结构:森 、晶。

(一)重心平稳

重心平稳,就是要将字写得平正、均衡,把整个字稳定在支撑点上,不失重心。在汉字形体中成轴对称形只是少部分,而大部分则是不对称形,在书写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达到重心平稳。

1 左右对称

这类字左右两部分几乎完全相同,以平分线为中轴对折,可以重叠。

①中平水 未 幸 常

这类字主笔是正中的长竖或竖钩,书写时把主笔定在中心不偏不斜,支撑点对正中心。

②大天父 谷 爽

这类字撇捺为主笔,书写时把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撇捺的高度、斜度基本相同、对应。

③伞全金 余 舍

这类字上部人字头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下部的竖或竖钩对准撇捺交点

④只贝共 具 典

这类字下部两足分开,以其脚点支撑整个字,重心在两支点正中,书写时两个交点落地要齐平,切勿一高一低。

⑤王皿亚 旦 豆

这类字主笔是下部托底的长横,要把长横的中点落在中心位置,左右长短一致。上部的中竖或中心与其对正。

⑥六立亩 言 容 赛

这类字上部有点,须写在中心位置,下部的中心要与上点对齐。

⑦英茶幕

这类字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书写时把中部撇捺的交点、下部的竖或竖钩与上部草字头的中心对齐。

2、左右不对称

这类字为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它们有的左小右大,有的左长右短,有的主笔不位于字的中心,左右不对称。书写中,其重心的平稳需要根据字的结构,调整安排。

①巧吟珍 晓 峰 魄

这类字左部偏旁短小,书写时要将左偏旁写在中部偏上位置,否则重心不平稳。

②加仁扫 阳 杠 徊

这类字右部偏旁短小,书写时要将右部写在中部偏下位置,使重心平稳。

③红细初 叔 取 甜

这类字写时不仅要使右部居中而靠下,同时下部左右要齐平,该字重心才稳。

④却即邮 部 新 断

这类字书写时要左高右低,以悬针竖收笔,切不可上下齐平。

⑤厅床房 居 病 虎

这类字为左上包右下,左部为竖撇,书写时横短撇长,被包部分稍向右外拓,以使左右对称,重心平稳。

⑥习司可 句 匈 局

这类字右上包左下,横折钩是主笔,竖直且长,被包部分稍向左移,以求左右平衡。

(二)疏密匀称

汉字有简有繁,笔画有多有少,多者一、二十画,少的二、三笔。书写时要安排好各点画间的空白,使每个笔画间的距离疏密合理,相等匀称。笔画多的字安排得均匀紧凑而不拥挤,笔画少的字宽松而不单薄。

1、三 与 专 目 直 重

川 世 也 则 曲 删

这类字均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横向或竖向笔画,书写时须使这些笔画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所谓布白均匀,这样结构也就匀称了。

2、力 夕 歹 乃 戈 多

这类字书写时要注意笔画连接或交叉的位置,其下一笔均是从上一笔画的中点起笔或穿插过去的。

3、开 四 血 勿

这类字有一个笔画同时与两个及两个以上笔画连接或交叉,那么这个笔画就应被那几个笔画等分,使结构匀称。

(三)呼应连贯

楷书虽然每一笔画各有起止,但后一笔画应紧承前一笔画收笔时的笔势自然书写,做到笔断意连。偏旁部首间要运用提、钩和穿插避就等方法,使笔画部分间呼应顾盼,生动活泼,融为一体。

1、点画呼应

九 小 少 方 心 火

这类字书写时要笔顺正确,上一笔画的收与下一笔的起要有呼应承接之意。

2、偏旁呼应

对于合体字,更要注意各部分间的呼应,以使结构紧凑而不松散,依存而不分离。

①相向

切 幼 汤 约 妙 欲

左右笔画面对面,称为相向。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笔画要穿插、避让,向而不犯。

②相背

北 兆 孔 犯 肥 驰

左右笔画朝相反方向伸展,称为相背。书写时要利用撇、提等笔画呼应,使左右两部分背而不离,脉络贯通。

(四)结构变化

在汉字中有部分字上下、左右结构相同,书写时要在不变中求变。

1、相重

吕 圭 昌 多 炎 哥

这类字上下同形重叠,书写时要适当变化.上部窄小,以收为主;下部宽大,有力地支撑整体.

2、相并

林 羽 朋 弱 兢

这类字左右同形,书写时左部分宜窄小,右部略宽长,左收右展。

3、相堆

品 晶 众 森 磊 淼

这类字三个部分相同,重叠组合在一起,书写时要使三个部分上让下,左让右,三个部分既是一个整体相互照应,又相对独立,各具姿态。

(五)因字赋形

汉字本身并不都是正方形,有其自身的自然形态。写字不可强求一律方正,要因字赋形。唯有如此,才能使字写得美观整齐,神态各异。

1、方正

田 正 里 同 国 画

这类字以平正结构为主,呈方形。书写时要端正,平直,点画均匀。

2、偏斜

飞 戈 毛 夕 勿 母

这类字的主笔是向左或向右伸长的撇、钩画,形成偏斜之势。书写时要顺其体势,斜中求稳。

3、短小

口 日 四 血

这类字要么笔画少,要么字形小,书写时要小中见大,使笔画宽绰丰满;要么横长竖短,呈扁形,书写时横向笔画要长,竖向笔画短而排列均匀。

4、瘦长

月 目 耳 身 骨

这类字呈长形,横短竖长。书写时体势要修长,横向笔画排列均匀,且上紧下松。竖向笔画虽长,但要防止写得过窄而使之干枯。

5、肥大

翻 藏 臻 繁 叠 赢

这类字笔画繁多,层层累积,字形较大。书写时笔画要轻细,注意笔画间的争占容让,避密就疏,做到左紧右松,上紧下松,内紧外松,使其密而不挤,大而不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