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2020-10-04 11:55:15)
标签:

转载

分类: 摄影旅游

  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

——“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2001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以及纪念东皋心越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在浙江省浦江县风景秀丽的风景名胜区仙华山上,特地在昭灵宫东侧的山上,建造了《东皋心越纪念堂》和《心越纪念阁》。主体建筑风格,都是日本式,古朴典雅,肃穆庄重。

    105(重阳节),当我们从云雾升腾缭绕,缥缈比若蓬莱的仙华山上下来后,正好碰到刚从《东皋心越纪念堂》和《心越纪念阁》拍照回来的大妹夫。他就向我推荐了山上这样的一座古朴、典雅日本式的建筑。于是,我又拿着相机向昭灵宫东侧的山上跑去。就在山上路边的指示路牌的指引下,我就信步来到了《东皋心越纪念堂》和《心越纪念阁》参观与拍照。为此,我边参观边拍照,不久,我也对此拍了不少照片。

     对于东皋心越这个人物,我是一无所知。为此,回到上海后,我就对东皋心越这个人物的资料,在互联网上进行了查阅。一查才知道:他是自从唐朝鉴贞和尚东渡日本以来,一个对日本文化与中日文化交流有着重大影响和作出杰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据互联网上的资料介绍,东皋心越,是浙江省浦江县人。东皋心越生于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蒋宅村。他俗姓蒋,名兴俦,字心越,别号东皋、惊峰野樵越道人。东渡日本以后,以杜多俦(读音为:chou凑)或越杜多为名。他自幼好学,8岁在苏州报恩寺削发出家。13岁开始求师。从此,沿着古运河,往来于苏杭之间,云游于江浙大地。在游学生涯里,他以宗教和儒学为主线,在多座寺院挂单,深参禅宗教义。同时,也接触了大量亦儒亦佛的文化人。

20岁时,他在江苏天界寺参禅了中国佛教曹洞宗寿昌派中兴之祖——觉浪道盛。在参禅觉浪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日夜勤奋苦学,奠定了作为曹洞宗寿昌派的宗教基础。觉浪圆寂后,他就再次游历四方。

30岁时,他返回浙江,按照觉浪的遗命,在杭州皋亭山显孝寺参禅觉浪法嗣——阔堂大文。两年后,他就继承阔堂的衣钵,成为了中国佛教曹洞宗寿昌派的第35代传人。觉浪、阔堂俩人,在金石书画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至今,在日本还有他们的真迹留存。心越的文化艺术素养及技能,就是深得这两人的真传。在清朝康熙十年(1671),他受杭州永福寺住持的邀请,驻锡永福寺。他驻锡永福寺的六年里,广会文人墨客,交流诗、书、画、印、琴的技艺,曾以“艺僧”之名,广传天下。

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日本长崎兴福寺第四代住持澄一道亮十分敬慕他的名声,就邀请他赴日本担任兴福寺住持。当时,他为了赴日本进行艺术交流与发展,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他克服艰难,携带了大量的资料,除了宗教、书画方面之外,还带了大量古文字方面的资料,如陈策的《韵府古篆汇选》、吴迥的《晓采居印》等。这些对于日本篆刻界来说,起到了开阔眼界的作用。是年初秋,他东渡日本。起先在日本兴福寺住持了三年,后来又到大阪黄檗(读音:bo柏)山万福寺住持了五个月。回到长崎后就闭关开关,共一年零一个月。再在江户寓居大约一年半,又到水户寓居大约八年半。最后,就入住水户岱宗山天德寺四年另四个月。日本元禄八年(1695)九月三十日,他圆寂时享年57岁。

从心越踏上日本国土,直至客死日本,总共19年。在他死后,岱宗山天德寺,就改名为寿昌山祗园寺,敬奉心越为开山祖师。少林山达摩寺,也在心越逝世的两年之后,正式开堂,也敬奉心越为开山祖师。

   心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高僧,能书善画,工于篆刻,长于抚琴,吟诗作赋,下笔成文。他在日本19年间,对日本的文化、艺术、佛教,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根据中日合编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艺术卷》中介绍,心越将他所携带到日本去的《韵府古韵汇选》,就在日本翻刻推广,使中国篆刻艺术,在日本广为传播,因而他也被敬奉为日本的篆刻之父。又根据《日本音乐史》里的记载,心越携带到日本去的虞舜、素王、万壑松三古琴,大力传播华夏的琴道,以后,在日本僧学者之间,就有了琴曲的传统。近300年来,古琴艺术在日本广泛流传开来。于是,心越又被誉为日本近世琴学之祖。他的《东皋琴谱》,如今在日本多次再版。心越在天德寺晋山开堂时,云集了全日本1700多位僧众,成为曹洞宗同门的中心,事后被称为日本佛教界300年来从未有过的盛事。

   1987年的夏天,日本研究东皋心越的专家杉村英治先生,来到了心越故里浙江浦江,寻访心越当年的踪迹。1989年,杉村英治先生在日本,出版了《望乡诗僧东皋心越》。1994年,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智超编辑出版了中文版的《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这是我国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东皋心越的专集。

    1995年,日本高崎市少林山达摩寺,举办了心越禅师逝世300周年大法会,主办了心越禅师展,祗园寺、长泉寺、大雄寺、水户市博物馆等寺院、单位和部分研究东皋心越的学者,纷纷提供了各自珍藏的心越书画篆刻作品、心越琴谱、遗物等,参加了这次的展览。

    1997年,日本篆刻美术馆、祗园寺等23家寺院和8位日本研究心越的学者,共同协办的《心越展》在古河市举行,展期长达两个月。同时,还不断有日本研究心越的学者、书画界、音乐界、宗教界人士,来到浙江浦江寻根访祖。仅就2000年来说,浙江浦江县,就先后接待了五批日本客人,共计150多人次。其中,又以心越禅师第18代传人、达摩寺住持正史广明带领的宗教团,最为引人注目。

    根据光绪浦江县志记载,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东皋心越逝世25周年时期,浦江县邑侯邢世瞻,在浦江县城旧阳春亭圮址重建后,就改名为“东皋亭”,并立有《东皋亭记》碑文。这个“东皋亭”,毁坏于抗日战争之中。在抗战胜利之后,民国政府有移石于龙峰山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碑址建筑了龙峰亭,经修葺,至今还在。

据人介绍,浙江浦江县最早的佛门圣地——官岩山,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在元朝至正年间,官岩山上曾建起了一座谈凉亭,起名为:鹫峰亭。东皋心越由于对家乡官岸山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就自号为:鹫峰野樵,以此来表明自己归隐佛门的身份。同时,他也表达了少小离家的那份缠绵不断的思乡之情。 

如今,浙江浦江县建立了《心越纪念堂》,成立了中日心越研究会,在仙华山昭灵宫东面,又建筑起了这座《东皋心越纪念堂》和《心越阁》,使心越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1、这是到《东皋心越纪念堂》去的指路牌。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2、这是《东皋心越纪念堂》介绍。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3、这是位于仙华山景区的东皋心越纪念堂——1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4、这是位于仙华山景区的东皋心越纪念堂——2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520011025日日本向浦江赠送的东皋心越禅师像(这是我将相机伸进门缝里拍摄的)。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6200911月日本友人到仙华山建立的东皋心越纪念碑。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7、这是在2009年11月16日,日本祗园寺住持小原宜弘一行17人来到位于仙华山景区的东皋心越纪念堂,出席东皋心越纪念碑揭幕仪式。。(下载自新闻网络)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8、这是《东皋心越纪念堂》通向下面《心越纪念阁》的小道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9、这是具有日本建筑风格的《心越纪念阁》-1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10、这是具有日本建筑风格的《心越纪念阁》-2


[转载]中日文化交流大师--东皋心越——“江南第一仙锋”浦江仙华山风景区游览记(二

11、这是具有日本建筑风格的《心越纪念阁》-3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