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验贴22·白露未希·传播学媒介素养方向·白露未晞

(2014-05-26 22:08:58)

白露未晞

初试分数:73  67  126  105    371

                                        ——by白露未晞·传播学媒介素养方向

 

庆幸自己选择了中传,也庆幸这一路走来的快乐多过悲伤,考研过程中的迷惘和孤独都会在恰当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机缘巧合一一打破。

介绍一下自己~~~本科广告学,烂二本,大三之前一边谩骂老师一边装成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在对未来的迷惘中梦游度过……直到决定考研才重拾尘封已久的梦想,让自己开始沉静。报考中传传播学媒介素养方向,14年应届。

初试经验:

关于选择:没有太多犹豫和顾虑,就是喜欢中传,然后直接看书。中途虽被老师鄙夷的眼神和同学的怀疑打击,但也都没太当回事。心想反正我就是个烂二本,要么考上,要么继续死在惨淡的未来。但是我就是不明白啊,为什么有些人做个决定就那么难啊,今天像打了鸡血似的说拼死拼活也要考某个学校,明天又萎靡不振说对自己没信心。其实在我看来容易动摇多半是自己不够坚定,或者对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不够渴望。所以,还在纠结的同学们,你们到底有多想考中传呢~~~~~

复习经验:

公共课我就不多说了,就是自己踏实学习。但我没有报任何班,曾经被某辅导机构怂恿报政治班,但看了几节课视频后放弃了,我觉得那些老师太啰嗦了,讲废话的时间都够我自己看一章了。不过也可能报班对别人有用,而我不太喜欢那种学习方式吧……实事证明我的选择似乎没有错,政治考了73分,虽不高但也没有为总分拉后腿。

专业一:

记得去年四月份看专业课的时候仍然是一头雾水,但是那时候我真的已经基本把传播学总论、基础,理论以及传播学教程心平气和地看过一遍了。也试着自己做笔记,但我根本就不是做笔记的料啊,或者说根本就不是抄书的料……因为图书馆里我看到很多姑娘,从头到尾都在抄书,我天天看她们奋笔疾书,觉得那就是神一般的学习啊,后来我也行效仿之,结果……可想而知,我觉得那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但我觉得很多和我一样一战的同学们都会经历这种盲目的心酸抄书史。。。所幸抄书的日子比较短,后来果断放弃这种学习方法。

正当所有问题积累的快要爆发的时候,我在网上搜到了夏日之阳……但是……qq聊了几句后就问要不要买笔记啊,当时我花了千分之一秒断定他一定是个骗子(学长不要骂我。。。。当时也不知你是好人啊哈哈)再三犹豫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夏日之阳的笔记,看到后我感动的直想哭,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啊。也就是这本笔记,从此陪伴我考研复习的日日夜夜,见证我日复一日的风雨兼程。正如夏所说,需要在自己看完了所有专业课的书后才适合用他的笔记。踩在别人的肩膀上,也需要自身有足够的体力才能爬上去。当时和我一起复习的另一个姑娘她考北师大的传播学,我非常慷慨地与她共享我的宝典,她的很多名词解释和简答的复习都是从宝典上摘抄的,后来……她以总分384的成绩录取了北师大,哈哈。

现在翻开那本笔记,里面已经狼狈不堪……学长的字,我自己的字,黑色的红色的蓝色的……专业一的学习我用那本笔记作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者有的时候觉得学长的不对可以直接划掉,把自己的思考写上去或贴在旁边。这样反复看下来,真的每一遍都有收获,里面我自己的笔记越来越多,到后来容不下了只好写在纸条上贴上去。

笔记结构的设置有个好处是它反复引导我对真题的思考,因为真题是穿插在笔记里的,一开始我按照学长教的思路思考真题,后来自己探索从别的角度,再后来……因为似乎买笔记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担心考出来大家的答案都一样!我尽量避免之前的定势思维,想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有亮点,怎样抓住老师的眼球,怎样让答案深度广度具备,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最满意的答案……各种绞尽脑汁啊,但要打败对手只能做的比对方更优秀。11月左右,学习水平的腾飞期,大量看论文,身边考武大、北师大传播学同学的参考书我觉得有用的都拿来参考,大量搜集网上可以利用的资料,进一步填充笔记。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书,没有之前的基础恐怕真的消化不了那么多内容。后来再练真题,一个论述题我可以写出n种不同的答案,并且大量的练习让思考速度加快,也让答案更具有思想性。

原谅我用了这么长的篇幅说了那本笔记,但这真的就是我专业一的学习。夏是我传播学的引路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疑惑给他留言也都耐心解答,有一个这样的学长陪伴,考研的道路真的不孤独。后来初试成绩专业一126,也算没有辜负自己。

专业二:

所有的人都是第一年考,没有任何经验借鉴,更没有真题……好可怜。传播实务我买齐了学长推荐的书,然后开始啃。后来按大纲开始做笔记,注意,不是抄书。可是书好多啊,加起来那么高一摞,好吧,我没有数过是多少本。但是我真的认真看了,并把精华整理出来,最后成了厚厚一本我自己的传播实务笔记~~~~大纲上的很多内容我认为仅仅看书是不够的,还要结合热点,多看论文,打印论文花了好多钱啊,呜呜……

专业二我有个血的教训,考试的时候最后一个论述题太心急了,写到第二页的时候,有些地方后悔了,觉得不应该那样写,但又没办法……后来我竟然用笔涂掉了,一大段啊!好丑!大半页啊!手足无措的我竟然又把那一段圈了个圈,画了个大大的删除符!我是有多傻啊。。。。当时我就慌了,觉得老师会不会认为我在做标记?会不会觉得这是在作弊直接判零分?而且没记错的话那一题是40分,设想一下,老师看到那样的试卷后还会给高分么,好心痛啊。。。。后来直到初试成绩出来前我都在担心,好怕专业二直接零分。。。虽然结果出来让我松了口气,但专业二的成绩也不高,呜呜。

复试:

复试的时候我就是个丑小鸭,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那么多美女让人自惭形秽……哈哈

英语口试:

进门两个老师乐呵呵地看着我,瞬间舒缓了我紧张的心。先听听力,我听的是有关加拿大教育的一段内容,具体内容我真的听懂了,但老师问的问题有两个我没听懂啊。。。请求了几遍重复了之后我都不好意思再这样要求了,直接凭对内容的记忆瞎答。。之后是回答抽的题,我抽的是让说说对春节的看法,这个比较简单,也就瞎说了几句。男老师一直在做记录,女老师问问题,态度都好好~~~~

笔试:

媒介素养方向的笔试是考教育学,完全和之前看的传播学不是同一个东西啊。。。查到初试成绩后我才开始看书的。这时候看书发现这一年来的学习真的让自己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确切地说是学会了怎么看书。教育学的内容真的比传播学简单好多……可能是我看的东西太浅了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吧,嘿嘿。但是笔试还是不紧张,完成的很流畅,笔试成绩91,出乎意料,嘿嘿~~~但我复试前真的有认真看书哦,教育学相关的内容我也认真分专题做笔记,并下载论文扩充知识面。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整个过程不能有一个环节放松,就算过了初试也要把自己当作那个最容易被刷的人,这样才会踏实地做好万全准备。

面试:

面试那天等候室里的气氛都足以让人窒息了,全是人啊!媒介素养方向就这样一直等啊一直等,等到所有人都走光了之后才轮到我们。我抽到的题是:媒介素养在本土化进程中出现了分众化现象,有诸如青少年媒介素养,政府官员媒介素养,新闻记者媒介素养这样的分众化研究方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当时抽题之后在外面等候,我心里并不紧张,因为复试前看了大量的有关媒介素养的论文,老师们的论文也看了很多并做了笔记。所以这个题在我看来我还是有充分准备的。进去之后简单的自我介绍便是回答抽题了,自己觉得回答的还行,至少老师没有抓住某个地方进行刁难。但是还是无法回避我这个二本永远的痛啊。。。快要结束的时候耿益群老师说,你那个学习校我怎么没听过啊,是几本啊。。。我战战兢兢地解释,还好旁边的女老师们异口同声的说听过这个学校为我解围……

复试结果出来面试成绩96.8,也算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代了吧。

 

回想起来,初试的那两天是痛苦的两天,我晕车特别严重,吐着去考试吐着回住的地方,身体虚弱到极致,考完的那一天下车后蹲在马路边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所幸一切都承受过来了。感谢这一段经历,让我更加勇敢,感谢夏日之阳学长的帮助,感谢所有在考研路上给过我指引和帮助的人,谢谢你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