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辅导一——学习专注力训练

活动主题 |
学习心理辅导——专注力训练 |
|||
设计者 |
潘瑞雪 |
活动形式 |
活动体验、小组讨论 |
|
活动对象 |
心理社团成员 |
活动时间 |
4月2日 |
|
核心主题关键词 |
专注力 |
|||
学情分析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始终伴随着认识活动和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提高注意力对于顺利完成任务、促进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注意的集中性是呈正相关的。
|
|||
设计理念 |
对于中学生来说,提高其集中性,保持其稳定性是注意力训练的基本任务,本节课就是以专注力作为切入点,探讨并提升学生的专注力。
|
|||
活动目标 |
1、了解专注力的含义及重要性 2、体验专注做事的过程,掌握专注学习或做事的方法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专注做事带来的愉快感,获得集中注意力做事取得成功的喜悦的情绪体验,激发专注学习的意识,并逐步形成认真做事情的人生观。
|
|||
活动方法 |
讲授、活动体验、讨论 |
|||
活动重点 |
掌握专注学习或做事的方法 |
|||
活动难点 |
掌握专注学习或做事的方法 |
|||
活动内容 |
||||
流程图 热身活动(大风吹) ↓ 心理学实验台(消失的大猩猩) ↓ 小组分享讨论 ↓ 心理处方 ↓ 看齐牛人 |
||||
内容板块 |
活动流程 |
注意事项/应急预案 |
||
热身活动(大风吹) |
【设计目的】 破冰,帮助大家迅速进入活动状态,引出课题。
|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5分钟
|
||||
【具体过程】 游戏规则: 当老师说到口令“大风吹”时,同学们齐声问我“吹什么?”,老师会回答给大家一个“特点”,比如“吹一吹穿运动鞋的同学”,这时所有穿运动鞋的同学要迅速起立。
教师口令样例:“男生/女生”、“长头发/短头发”、“戴眼镜”、“扎马尾”......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刚刚的大风吹游戏中都出错了,有些错误显得很滑稽,为什么会出错呢? 这说明专注做事能够避免不恰当的行为。(引出课题) |
||||
心理学实验台(消失的大猩猩) |
【设计目的】 通过实验,演示注意力现象——无意视盲,并且通过参与,了解自身专注力水平。 |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时间:10分钟 设施:实验视频 |
||||
【具体过程】 1、播放视频“消失的大猩猩” 任务:视频内容是三个穿白色衣服的人和三个穿黑色衣服的人相互传球。你要数一数穿白色衣服的人传球的次数。 2、提问(1)穿白色衣服的球员共传球多少下? (2)在计数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大猩猩? (3)除了大猩猩,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 (4)视频中设置了三个变化:(1)一只人扮演的大猩猩出现在视野正中间;(2)视频背景颜色发生了变化;(3)一个穿黑衣服的人不见了。 (5)3、讨论: 专注力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心理学里,兼顾任务的同时观察到的变化越多说明这个人的“注意力分配”越好,反应越快,发散思维更强。但是,注意力分配是有极限的,当任务简单时,你可以兼顾多个信息,但是当任务难度加大时,一心多用反而会干扰你完成任务。对我们来说,专注做事永远是正确的选择。 |
|
|||
心理处方 |
【设计目的】掌握专注力的含义以及分心的原因,合理规划学习。
|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时间:20分钟 设施:思维导图 |
||||
【具体流程】 1、专注力概念 专注力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教师以比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专注力。 2、专注力作用 专注力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基础,没有专注力我们会无法做任何事情,同时缺乏专注力会让我们感觉痛苦,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性格、脾气。 3、分心的原因(思维导图)
4、专注学习,克服分心,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为什么有人可以持续3小时专注打游戏,但是却不能专注写作业?
(1)操作——容易上手 (2)体验——心流状态 (3)节奏——张弛有度 (4)期待——获得更高的成就 (5)多变——新鲜感 人是有潜力的,记忆力有潜力,注意力也一样有潜力。 |
||||
看齐牛人 |
【设计目的】培养注意力集中、分配、控制能力。
|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时间:10分钟 设施:舒尔特表训练法
|
||||
【具体流程】 1、分享<</font>最强大脑>挑战 “魔方墙找茬”“星际迷航” 2、介绍舒尔特表训练法 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25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1-25等共25个数字。训练时,有求被测者用手指按1—25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施测者一旁记录时间。数完25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3、学生现场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