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系列活动一——绽放友谊之花

人际交往活动策划
活动主题 |
人际交往:绽放友谊之花 |
|||
设计者 |
王庆 |
活动形式 |
团体辅导 |
|
活动对象 |
心理社团成员 |
活动时间 |
2018年3月28日 |
|
核心主题关键词 |
人际交往、友谊、交往品质 |
|||
学情分析 |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封闭,很多孩子有孤僻、自私、不受欢迎的不良心理,甚至不会与人交往。本节辅导课针对学生对朋友的期待、关注却又懵懂的情况进行开设,帮助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优良的人际交往品质。 |
|||
设计理念 |
赛尔曼把儿童友谊分为五个阶段。一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二阶段(6-12)岁,顺境合作阶段,三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四阶段(12岁开始)自主的,相互依赖的阶段。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关键的第三、第四阶段,他们来到新的环境,面临人际交往新的开始,如何使自己融入集体,如何使自己更受欢迎,如何选择要好的朋友,如何维持美好的友谊,这些都需要得到指导。 |
|||
活动目标 |
1、认识哪些交往品持是受人欢迎的,哪些交往品质不受欢迎,同时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完善人格,增强自身吸引力。 2、辨析不良的人际交往品质和优秀的人际交往品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
|||
活动方法 |
活动体验、分享、讨论 |
|||
活动重点 |
帮助学生们发掘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 |
|||
活动难点 |
本节团体辅导课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人的特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
|||
活动内容 |
||||
流程图
|
||||
内容板块 |
活动流程 |
注意事项/应急预案 |
||
1.暖身游戏:找朋友 |
【设计目的】 消除课前拘束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入课题,为接下来的辅导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 |
在学生转圈的时候保证学生的安全,中间有间隔距离。在空旷的场地进行,让学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5分钟,背景音乐《朋友》 |
||||
【具体过程】 1、小组成员围成一个圆圈,在音乐声中有节奏的转圈,并一起唱“找呀找呀找朋友”,当老师说:“找到?个好朋友”,然后这几个同学快速围到一起,落单的同学谈感受。 |
||||
2.情景剧表演 |
【设计目标】 让学生对不良的交往品质做出评价,辨析。 |
提前让学生排练情景剧,力争在团体辅导时能进行正规的表演,表演要逼真投入,能让学生们进入状态,从而思考不良的交往品质,做出辨析。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8分钟,情景剧提前安排学生排练 |
||||
【具体过程】 情景剧表演:自习课上,教室一片安静,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学习。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喜欢打球的明明带着一身汗臭,嘻嘻哈哈地走进教室。他见老师不在,把两只臭脚往桌子上一放,还自言自语起来。班长实在看不过去,诚恳地对他说:“明明,别闹了,快做作业吧。”明明一脸不高兴地说:“大头,关你屁事。”坐在明明旁边的同学嘀咕:真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3、 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行为也不受人欢迎? |
||||
3.冥想训练—回忆我的好朋友 |
【设计目的】 通过对好朋友的回忆,探究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特质。 |
1、保持辅导环境的安静,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能快速进入状态,生成新的内容。 2、在音乐声停的时候不突兀,给学生缓冲的时间。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12分钟,准备音乐《爱尔兰画眉》 |
||||
【具体流程】 冥想—回忆我的好朋友 1、指导语:(声音轻柔,缓慢):请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全身放松,你是喜欢交往的人是谁呢?可能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很多人的面孔,请你选择你最喜欢交往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朋友。这个朋友可以是你现在的同学、以前的朋友,甚至是老师,父母。(停顿)他的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或者他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和支持?
|
||||
4.制作友谊之花 |
【设计目的】 进一步巩固上一阶段学生的生成内容,用这个活动来让学生再加明确优秀的人际交往特质。 |
这个环节是巩固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优秀的人际交往品质,通过活动加深他们的印象,引导他们发现优良的人际交往品质。并在生活中去做到。
|
||
【时间和所需设施】 15分钟,学生提前准备卡纸,水彩笔、小刀等绘图工具。 |
||||
【具体流程】 1、通过第三阶段的活动,学生汇总优秀的人际交往品质。例如:尊重他人,学会倾听,欣赏赞美他人等。 2、在卡纸上绘制友谊之花,每个花朵上有10个花瓣,请学生在这10个花瓣上填写自己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10个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