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停电 安全用电常识有哪些

标签:
安全用电常识上海大停电上海停电美食 |
昨天,上海发生了大面积的停电,导致很多市民被困在地铁中。停电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便,尤其是在上海这种国际性大都市。那么上海为何会停电呢?安全用电常识都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上海停电
市民被困地铁四十分钟
据报道,昨晚8点10分起,上海市静安区、普陀区、黄浦区陆续发生大面积停电,市中心多个商场、居民区都是漆黑一片,地铁2号线部分区段运营受到影响,许多人被困在地铁里四十余分钟,正在回家路上的小陈和小程就被困在二号线地铁里。
小陈:8点30的时候,我从红桥火车站上地铁,地铁在北新泾站就停下来了,大概等了20分钟、快半个小时,广播里也没有说停电。半个多小时以后地铁才开始移动,走得比较慢,停的时间很长。
小程:转二号线的时候,快要到中山公园了,地铁突然停下来了。差不多是8点30的时候,一直持续到9点1刻。外面看起来都是黑的,我也发现,地铁突然没信号了,我的手机也没有信号,发微博、打电话都没有办法。在里面待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我的手机才开始有信号,很多人才开始给家里面人打电话。
小程说,由于停运时间很长,有内急的乘客不得不在地铁里就地解决。
昨天(5日)晚上20:37分左右,上海中心城区黄埔、静安、普陀、徐汇部门用户用电受到影响。这次停电涉及面比较大,给市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停电造成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至南京东路区段遭遇“停电”故障,运营受阻;南京西路上的不少百货大楼停电,新世界观光电梯停运,不少市民、游客被困,消防部门及时赶往现场解救被困人员。
此外,停电还造成常德路昌平路、西康路昌平路等路口信号灯断电,交通一度短时瘫痪。大概21时左右,上海地铁失电各站陆续开始恢复供电,一个小时后,也就是21:46分全部恢复正常供电,电网运行一切正常。
上海电力部门表示,此次事故因上海电网浦东至浦西一500千伏输电线缆发生故障,造成市中心三座变电站失电,损失负荷约8万千瓦,相当于当时全市负荷量的千分之五。
安全用电常识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结语:看完了文章,相信大家对上海停电事件一定都有所了解了吧。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的时候也是会遇到停电事故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学会安全用电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多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