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号脉电影》中九年前的文章

(2015-05-07 14:22:07)

九年前的文章,居然还是那样应景。如果九年前的决策者和从业者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便从宏观管理和微观设计上有所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产业链也许会更加健全,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层级结构也许已经或多或少地实现,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仅有铁板一块的商业主流,以至于稍有情怀的影片都得像《推拿》和《闯入者》那样哭求排片也不得其所。


小有小的活法

导读:美国电影产业的行业事实,恰如凤姐儿和刘姥姥的一回一答: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活法。

凤姐儿说:外面看着虽是轰轰烈烈,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与人也未必信呢!刘姥姥说,你老拔一根汗毛比我们腰还壮哩!

《泰坦尼克号》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票房收益还是全球影响而言,都堪称有史以来最强最大的项目,可是好莱坞巨人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当年投拍该片时,预算一超再超,时间一拖再拖,以至于不得不引入好莱坞的另一大佬派拉蒙公司一起加盟,共渡难关,才最终打造出这艘旷世巨轮。影片最后公布的官方预算为2亿美金,创好莱坞影片拍摄成本历史之最。随即便有媒体坦言,对独立公司而言,其众多小片的预算还不及泰坦尼克号上一艘救生艇的价钱呢。

美国电影产业的这一行业事实,正好写照了王熙凤和刘姥姥的那一回一答: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活法。

大者之大,中国的影院观众早从1994年就开始领略至今。其大者之难,似乎可从早年的八大公司如今仅余六家那一兴衰沉浮的历史而略窥一斑。2005年全美上映新片为535部,其中大公司发行的“大片”为190部,独立公司发行的“小片”为345部。这些新片的国内平均影院票房为1580万美元,而大公司那190部新片的平均票房却高达3810万美元,占市场份额85%以上。就是这被好莱坞大公司玩儿剩下的不到15%的非主流市场,却养活着无以数计的独立制片和发行公司,其中有些甚至还能成功实现跨越进入主流。这就如同海底的珊瑚礁生态,精力充沛的小鱼能够在排山倒海的巨鲸、嗜血如命的鲨鱼以及饥不择食的食人鱼的夹缝中游刃有余,构成了好莱坞特有的五彩斑斓的动态繁荣。

尽管在好莱坞这片珊瑚礁景观中,“独立公司”的概念是与电影产业的形成相伴而生的,可以追溯到爱迪生时代,指那些从制片、发行到放映等各个领域游离于爱迪生的电影专利公司的公司,可是当年那些忍辱负重不断发展壮大的独立公司,一旦脱胎换骨变成统领好莱坞的“大公司”之后,便确立了铁板一块的制片厂制度,哪里还有其他独立小公司活命的余地?直到19697月,一部独立小片《逍遥骑士》(美国国内影院票房:4173万美元)异军突起,才促发了风起云涌的“独立革命”,涌现出包括后来被公认为世界顶级导演的马丁·斯科西斯在内的一大批“独立革命”志士,在制片厂制度的外围攻城掠地,独立小片才开始形成肉眼可见的市场规模。如此以至于今天,不少独立公司利用低成本的壁龛影片,以独到的营销策略,精耕细作,以小博大,靠着投入小、利润小、风险也小的“微观经济”理念,愣是在好莱坞大公司铺天盖地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成功挖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小生境”。其中最为成功者当首推现早已被华纳收编的新线公司,其连续三年推出的《指环王》系列影片,足见其已经“叛变”独立革命,与好莱坞主流共享荣华了。

所谓独立小片通常是独立融资(即不由发行商出资)、以低成本制作、没有大牌明星(即使有乐于奉献的明星加盟,其片酬也非常低廉而且是一次性支付)、品位不落俗套、格调更为诡异的特色影片。特色影片很少通过电视广告进行宣传,更多地是仰仗义演、免费宣传、电影节放映、媒体影评以及其他旨在传播正面口碑的方式。

因此,从独立电影革命的意义而言,真正以独立制片精神以小博大活得最好的则非米拉麦克斯莫属了。该公司由哈维和鲍勃·温斯坦兄弟于1979年创立,其初衷便是要将欧洲艺术电影和世界其他地区叫好不叫座的影片引入市场,用全新的营销理念宣传推广。温斯坦兄弟秉承自己的独立宗旨,采用精妙的营销手法和发行策略,在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汪洋中独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并逐渐扩展到制片领域,生产出一系列体现独立制片精神的艺术类影片,先后创造了《哭泣的游戏》(全球票房8742万美元)、《邮递员》(全球票房7550万美元)和《乌鸦》(全球票房9400万美元)等低成本营销奇迹,真正做到了商业艺术双丰收,成为独立电影革命的领军人物。1993年被迪斯尼收编之后,米拉麦克斯即于次年以800万美元投拍《低俗小说》,成功跨入主流,取得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从此改写了独立电影的历史。2003年更乘胜追击,用5500万美金一气呵成拍出《杀死比尔》,狡黠地将其剪辑为上下两部,分两年发行,共获3亿多美金的全球票房(第1集:1.8亿美元;第2集:1.5亿美元。)米拉麦克斯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还以其风格独到、艺术隽永的影片令评论界叹为观止,逐渐将好莱坞挤出奥斯卡地平线,在公司短暂的历史中,共获229项奥斯卡提名和54项奥斯卡奖,成为奥斯卡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获奖专业户。

《疯狂的石头》让中国电影人看到了国产独立小片的市场机遇,这不禁能让人想起潘长江的“浓缩精华说”。相信,随着咱们电影市场结构的成熟与完善,那块小小的“石头”将不再是一个“疯狂的”个案或特例,而能成为一枚具有建设性的“问路之石”,为咱们国产的独立小片趟出一道跨越主流之途。

 200694日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