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然咖啡因眼霜美容技巧时尚 |
分类: 专栏 |
作者:美容大王和化学家
我们微博粉丝问的最多的产品之一就是眼霜。但是一直没写,因为大叔一直不认为眼霜一定要和面霜或者其他脸部保养产品分出来,而美羊羊呢,则很不幸的一直没寻觅到除了保湿效果之外的、非常立竿见影的产品。大叔总说不少姑娘都把擦婴儿屁股的霜涂脸上了,还有什么一定要用眼霜呢?他才不认为脸面比屁股高级多少。嗯,还有痔疮膏,也被很多同学当眼霜的是不?!
事实上,这里有个逻辑问题。眼睛周边皮肤和其他皮肤的分界线在哪里?你能保证抹面霜的时候100%不会抹到眼部?如果都办不到,那有什么眼部不能用面霜的道理?或者面霜对眼部有什么不好的?
眼霜单列出来最大的理由就是眼皮的皮肤是最薄的。废话,换脚底板的皮肤上去还能眨眼么。最薄倒是没错,但是到底有多薄居然没有准确的说法,有说0.05mm的,有说0.5mm的,相差了有十倍。而且眼皮应该是运动最多的皮肤,因此皱纹也会出现的比脸部其他早,这也是眼霜打动女人的一个方面。
眼霜既然针对最薄的皮肤,应该比面霜温柔才是,对不对?实际情况也并非如此。直接对比知名品牌同一系列“通用”保养面霜和针对眼部的眼霜,大致可以看一个究竟。面霜成分有三十多种,眼霜成分不是更简单而是更复杂——接近五十种。其中大约二十种成分完全相同:卵磷脂啦,玻尿酸钠等等,还有维生素E醋酸酯这类有效成分。此外,有些成分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是一种东西或者功能很相近,例如色素red4也就是氧化铁,Choleth24也和胆固醇差不多。这样算起来,功能重叠的成分应该超过一半以上。
那么,眼霜比面霜多出什么来呢?虽然不能说具有代表性,但是同系列的这款眼霜倒是多出一堆的聚硅烷。也不算意外,要不怎么掩盖眼部细纹呢?还比面霜多出很多植物萃取。相信植物萃取的姑娘们,就是这样了。大家似乎都有一种看法,天然的,植物的就是好。可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合成成分基本上被搞得很清楚,而植物萃取实际上是很多成分的复杂组合,反而没有研究的很透彻。另外,最容易引起皮肤爆痘的是天然产物——羊毛脂,而矿物油这些石化产品却有更低的爆痘指数。至少在我们看来,更多的植物萃取意味着更多的引起敏感反应的未知风险。
眼霜里还有不明觉厉的一种植物萃取成分。据说,对疱疹有疗效,是一种病毒融合抑制剂。不过深究下去,对描述这一点的专利,大叔还是想打个问号:专利申请人那个老哥写了一堆专利,他的公司地址是加州一个小地方一条小街上的一栋小公寓楼。能查到的是二三十年前拿了一共1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在生物实验室待过的同学应该知道,10万美元能做什么事。功效?至少大叔是不觉得此款眼霜因为这个原因就一定比同系列的面霜更牛。
其余呢?没了,多出来的那些成分除了以上提到的植物萃取,很多是乳化剂什么的,例如有了Polysorbate40,还画蛇添足加了Polysorbate80,其实区别不大,与面霜里的一些成分功能相同。
当然,这仅仅是一组对比的例子。不过不妨碍大叔坚持他“眼霜没什么单独买来用的必要”的观点。
但是眼部肯定是也需要涂东西的,至少有个保湿还是有必要的。那是不是就可以不分产品和肤质的一概用自己的面精或面霜代替呢?美羊羊觉得不是这样:
1、如果你的面部皮肤和眼部皮肤的需求相同(比如都只需要保湿,或者都需要抗皱),且面部皮肤和眼部皮肤的肤质也相同(比如都是干性),那我觉得大可以用面精或面霜来涂眼部。
如果面部皮肤状况很好,只需要保湿;而眼部已经出现了皱纹,需要抗皱;那你必然要用不同的产品。
如果你的面部皮肤是油性的,而眼部又偏干,那你肯定不能把那些控油的东西用来涂眼部,还是需要专为眼部入个货。
2、面部如果在用诸如a酸,果酸,水杨酸等猛药类的,尤其是高浓度的,最好要避开眼部。如果也想在眼部使用这些比较刺激的成分,有必要选用专门为眼部设计的产品,通常这些产品会尽量温和一些。
3、某些诉求针对眼部特有问题的产品(比如黑眼圈,眼袋和浮肿等),也许会有一些有针对性的成分,比如据说可以去黑眼圈的维生素k或帮助消除浮肿的咖啡因。当然,它们也不是绝对的只出现在眼霜中,这个时候需要研究下成分,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4、皮肤的感受是第一的,面霜也不是都很润,眼部皮肤的状况也人各不同,所以用来涂眼部会不会起脂肪粒这种问题,除了因产品而异之外最终还要靠自己感受。
StyleTV本周重磅推荐阅读排行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