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Azureteacheung:半身裙有了令人兴奋的发展契机

标签:
专栏褶皱规矩女权运动思想时尚 |
分类: 时装 |
作者:Azureteacheung
时装是很关乎当下的一件事。没错,然而就如同任何事情都不是凭空而生一般,时装也是有过去的。时装史或许无法与《二十四史》相比,但不妨看做历史界的八卦杂志,轻松品之。近来与资深的时装史专家接触下来,发现他们会去钻研的原因并没有多么崇高。大多是因为当下的奇闻异事以无法满足日趋膨胀的好奇心,而迫不得已的从一堆古物中探寻趣味之事。日积累,终成册。换一个角度,时装史牵涉着诸多生活衍变、进步的琐碎细节。所谓以史为鉴,现在不经意的许多事件说不定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时装走向的关键因素。
古文明时期的裙子长什么样子?夏威夷岛民以及南美原始部落土给了你很好的参照样本。腰间拿藤蔓缠着,上面插几朵花,再拿些茅草绑在藤上遮住关键部位就是裙子最初的模样。待到纺织技术普及,用天然纤维制成的裙子才逐渐出现在生活之中。但半身裙并不广泛存在近代文化中。像在东亚文化圈连体身裙就占了主导地位。即便存在,其所穿着者也不一定是女性。古罗马角斗士的皮裙,苏格兰高地的传统服饰Kitt(格纹及膝百褶裙)还都颇具阳刚气质。
当然,此处涉及如同今日我们熟知的现代半身裙源于十九世纪的西方世界。随着科技以及进而带来的思想进步,半身裙在二十世纪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世纪之交前后女性的日装裙子先是不再拖地。两次世界大战裙子都变短了。一方面是因为更多的女性投入到工作之中,一方则是物资管制。期间裙子则又长了回去。战后新世界,Christian
Dior主导的New
Look把裙子的长度规定在了膝盖处。这当然跟Dior自身的审美有关,但他能影响一代人还是因为他代表了时代对于往日优雅的思念。接着到了六十年代,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迷你裙把一切规矩都打破了。不管是Mary
Quant还是André
Courrèges发明了迷你裙,太空时代的战后女孩们对于束缚的突破有着异常高涨的热情。倒是七、八十年代的女权运动者们把裙子,特别是迷你裙视作男性物化女性的罪状。裤子成为了女性“被认为是妥当的”另一选择。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时尚的普及,半身裙的长短宽松早已不是什么值得大举讨论的话题。八十年代的Versace也许还能惹些争议,今日人们早已习惯了Lady
Gaga式的拼命着装。裙子百变多样,腰线即可高到胸部之下,亦可低到仅遮盖私密处。松紧更是选择万千,既可以如肌肤般服帖,亦可立体如建筑。当代时装与当代艺术一般,概念的重要性远胜于质量。半身裙成为了亚文化书写观点的帆布。同时一条半身裙,多几个褶皱,怎么褶都将影响这条裙子所代表的价值观。在社会走向扁平,亚文化部落繁盛的当下,半身裙无疑又有了令人兴奋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