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时装与芭蕾的双人舞

标签:
时尚专栏 |
分类: 专栏 |
作者:Glassrose
时装有个芭蕾梦,芭蕾也有个时装魂。优雅且纤细,高贵而梦幻……这些显而易见的共性让时装与芭蕾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Carine Roitfeld的《CR FASHION BOOK》封面采用乌克兰芭蕾舞蹈家Sergei
Polunin舞动的身影,她承认自己对俄罗斯芭蕾深深着迷。法国芭蕾舞者Ross
Repetto起初为提供儿子一双最好的芭蕾鞋创立的鞋履品牌Repetto经历70载也依旧饱受追捧、经久不衰……
以芭蕾为灵感的时装系列不胜枚举,而继Christian Lacroix 、Jasper Conran、Alexander
McQueen……之后Riccardo Tisci亦首次尝试了为芭蕾舞剧设计舞衣。
Riccardo
Tisci认为“设计芭蕾舞衣是每一个设计师的梦想。“事实上之前他已收到过为数不少的此类邀约,但终究未曾成行。
如此看来,Riccardo Tisci的欣然接受与这个项目的梦幻组合关系重大。首先邀请来自巴黎国家剧院Palais Garnier工作室赫赫有名的舞蹈总监Brigitte Lefèvre,编舞则是大师级的Sidi Larbi Cherkaoui与Damien Jalet。
更难能可贵的是负责舞台设计的是享有“行为艺术之母”之称的艺术家Marina Abramovicto,她已与Riccardo
Tisci合作多次且是亲密无间的挚友。
这部名为《Boléro》的芭蕾舞剧于五月二日首映,演出时长只有短短的17分钟。
波列罗舞并不似普通古典派芭蕾舞,它是一种节奏强烈张力十足的舞蹈。Riccardo
Tisci为他们设计了透明纱质舞衣,上以形似蕾丝的方式刺绣出花朵图样,远远看这些图样便组成了人体骨骼的结构。
舞动之下,虚无、飘渺而浪漫,舞者像一群被施了魔法的骷骨,强劲的舞蹈动作对比着透明线条的美丽而脆弱。Riccardo Tisci在彩排之初亦指出舞动之时飘逸的层次感则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又或是花朵的凋零……
若谈及时装与芭蕾的携手,上世纪20年代,俄国芭蕾舞团创办人Sergei Diaghilev就力邀Coco
Chanel为他的剧目《Le Train Bleu》与《Apollon Musagete》设计舞衣,而Coco
Chanel也曾在一战之后支持他再度上演《天鹅之死》。
恰巧2009年,CHANEL又宣布Karl Lagerfeld将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俄罗斯节上上演的《天鹅之死》设计并制作舞衣。彼时KARL即表示:“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Anna Pavlova跳舞时的影像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芭蕾始终为我带来我创作的灵感。”
而2011年的6月,英国国家芭蕾舞团曾在伦敦肯辛顿宫的橘园举办了一场芭蕾舞裙T台SHOW,ERDEM、Giles、Moschino、RoksandaIlincic与Julien
Macdonald纷纷参与其间。
舞者们穿起这些来自著名时装屋的芭蕾舞裙在无声的优美环境之下尽情的展现空灵的美感,如今仅在脑中勾络起这种画面也都觉得分外美妙很想亲眼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