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让票子越飙越高
让票子越飙越高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3
  • 关注人气:1,7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份大涨点位提前揭秘

(2015-11-01 11:24:27)
标签:

杂谈


在9月下旬到9月底,我持续分析大盘将在10月份迎来暴跌后最赚钱的月份,并在10月开盘前一天实盘圈内推荐了10月份第一大热点——充电桩,推荐的3只个股002227 002276 300001平均涨幅50%以上,1只涨幅45%,一只涨幅55%,一只涨幅65%。
9月7号我就分析买入创业板指数基金159915.到现在赢利40%。9月15日再次看好未来的创业板中线成长个股机会。9月28-29日一直提示满仓持股过节,迎接国庆大红包。10月8号再次提示全面做多!

光分析大盘和热点准确没有用,能真正赚到钱才是真本事,否则说的再准,实盘操作不赚钱都是纸上谈兵。我们实盘账户在9月12-10月20号左右一个月时间只操作4支票,现赢利已超80%(已发实盘,可以看这里http://weibo.com/p/1001603901772920941835

 在超前精确分析最市场和热点的情况下,只有实盘操作同样大赚,才是真水平,否则只是天天唱多看多,账户却没赚多少,那就算唱多看多不敢做多,做多也没做对方向和个股,说的再好听,不如带领大家赚到真金白银。我们实盘账户9月7号到10月27号,只做了7只股票就获利翻倍,且7只没有1只亏损,有4只左右买进后遭遇主力跌停板洗盘,连续大跌洗盘,但是我坚定告诉圈友这是大洗盘,我们坚定等待上涨,结果全部都是暴跌后集体拉出涨停板、拉出新高,我们全部高抛,面平时在盘中进行高抛低吸,我喜欢我买进的票继续跌,才能让我缓慢建仓,越跌越买,买足5成仓位,开始做高抛低吸,每次都精确命中。

  现在进入11月份的操作,大家一定都期待我的热点板块挖掘。今天先给大家分析11月份大盘和创业板指数上涨目标点位,晚上将给大家挖掘11月份最看好的3大热点板块(每个周日晚我都会通过复盘挖掘下周看好的三大热点板块,具体还得在看盘中走势,稳健的投资者可以等我周一晚发看好的票票)。


  大盘和创业板指数本月前两周拉升,后两周基本都是高位横盘震荡,不过震荡幅度较大,作为股民,应该在最赚钱的时候赚足,在大幅震荡中,首先应该保证前两周赚的利润,其次才是考虑能多赚一点是一点,而不能追求每周都大赚爆赚,也不现实。

大盘和创业板拉升两周后大幅震荡2周,是很健康的走势,拉升两周获利盘较多,且面临前期套牢盘压力,反复大幅震荡两周,目的就是消化获利盘和捅掉高位套牢盘,只有反复震荡,造成随时向下暴跌恐慌心理、造成套牢盘看上不去解套无望心理,获利盘和套牢盘才会逐步卖出,然后下一次上攻压力提前消化,为11月份再度上攻扫清障碍。从大盘和创业板指数的日线、周线、月线走势、技术形态、量能综合分析,我判断11月份创业板和大盘指数还有一波上涨,幅度预计跟10月份类似。技术分析,创业板指数11月份上攻目标最高有望达到3000点左右,上证大盘指数11月份上攻目标和阻力在3700-3800附近。经过2周的充分调整、反复震荡后,11月份又出现了上涨空间,但是11月份的操作比10月份难度更大,10月份的行情只有超前抓住热点,踏准节奏才能大赚,但是尤其在暴跌后第一个月的上涨,就算买错了股票,只要等待,1个月内也早晚赚钱,但是11月份,由于很多板块个股炒高,个股面临分化,买对热点踏准节奏能大赚,一旦买不对热点,踏不准节奏,将出现大幅亏损,10月份有很多股民赚了不多,结果在后面2周大震荡中,几次追涨杀跌就全部亏光了反弹的利润,11月份,我希望广大股民不要重蹈覆辙。

--------------------------------------------------
对于比较懒的又不想自己分析股票买卖点的朋友,我也为大家准备我的另一在投资脉博上的直接送票帐号:链接:http://www.imaibo.net/space/2010651     请看清置顶微博!如果不懂事件驱动型股票是什么意思,请查百度!
--------------------------------------------------本微博和文章内容纯属笔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者盈亏自负。本人不参与投资收益分成,也不承担任何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