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品咖啡知识系列—「煮出美味咖啡的条件」

(2015-10-26 17:02:51)

http://s15/mw690/003CChysgy72qu4RN820e&690

☆味道可以修正吗?

  前文曾已经定义过“好咖啡”与“坏咖啡”,在此再提一次制作“好咖啡”的四大条件。

1无瑕疵豆的优质生豆

2刚烘焙好的咖啡

3刚研磨好的咖啡

4刚冲煮好的咖啡

  意即所谓的“好咖啡”就是“将无瑕疵豆的生豆适当烘焙,烘焙好的豆子趁新鲜时正确研磨、萃取而得到的咖啡”。之所以避免使用“好喝、难喝”的说法是因为这样的词汇有太过浓厚的个人主观意识存在,无法保持客观。

  有许多危险都会造成咖啡美味流失。在生豆阶段一旦味道改变了,烘焙、研磨、萃取阶段的味道也会改变。高手追求的就是“味道再现”——修正每个步骤产生的错误,让味道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改变。“这个味道是偶然产生的,不可能再出现第二次了”说出这种话的如果是外行人还可以理解,但若是专家说出这种话,那可就没资格称为专家。

http://s11/mw690/003CChysgy72qu5v03Efa&690
  直到“萃取”为止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是在制作咖啡的味道。顺序如下:

1生豆的特性(味道)

2手选(第一次)

3烘焙

4手选(第二次)

5烘焙豆的保存管理

6调配综合咖啡豆

7研磨

8萃取

  这八项顺序代表的是“前面步骤的失误必须靠后面步骤来弥补”。

  原本若是烘焙成功,到第3步骤为止就已经确定九成的味道,但有时遇上烘焙失误,譬如烘焙过度时,此阶段造成的味道错误就必须仰赖之后的步骤来调整。

  即使有这些应急处置,修补后的味道还是无法跟没出错的咖啡相同。不管怎么说,这种做法只是应急用的,破洞地方缝合后还是会留下痕迹。因此要记得一点:“后面步骤并不能完全复原前面步骤造成的失误”。

  出错的步骤愈后面则修补愈辛苦,会增加许多复杂的必须手续。假设遇到这种应急状况,烘焙失败的豆子有五公斤或十公斤,在这些豆子使用完毕之前,都必须反复着7和8的修补动作。如果十公斤的豆子每次以十公克为一消耗单位,则这样的修补动作就必须重复一千遍了。


☆萃取过程造成的味道破坏

http://s1/mw690/003CChysgy72qu84Uowf0&690


  在1到8各步骤中都有可能发生走味,最后的萃取步骤也不例外。这里我将萃取的步骤依要素分类如下:

1粉的研磨度(也会影响成品,所以最好有一致的粗细)

2粉量

3热水温度

4热水的量(注入热水时的节奏与速度会影响萃取时间)

5时间

  理论上1到5的各要素若是好好处理,味道就不会出错;严格来说4的控制最困难,也是最容易让咖啡走味的原因。但事实上,味道的失误(主要是酸味与苦味失衡)若是在容许范围内都不算出错;一些小失误是可以被接受的。

  3的热水温度在使用滤纸滴滤法时,水温在82~83℃最能达到味道平衡。超过这个温度,会有某些味道特别明显;不到这个温度,则美味的成分就无法被萃取出来。当然,热水温度也是视使用的萃取工具不同而有所改变,烘焙豆的新鲜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烘焙两周以上的豆子(常温)鲜度已尽失,必须使用高温萃取。快要酸败的豆子在滤纸上的锁水能力差,因此90℃以上的高温才能让它释放出味道与香气。避免味道过于淡薄。


☆控制热水量

  谈完水温之后,接下来就是难以控制的4“水量”。为何这项要素最难控制?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要素在其中,譬如注入的水流大小、注入方式等。要尽可能控制水量,就必须减少不确定要素,将味道改变的可能性减到最小。

http://s14/mw690/003CChysgy72qu8OFPLdd&690


  首先是手冲壶中的水量每次都要保持一定。水量若是有时多有时少,拿着水冲壶倾注时,水出来的角度与分量就无法固定,也无法固定以细细的水流注水。水量若总是能保持一定,就能持续以同样的角度、同样大小的水流注水。光是这样就能够使味道更趋近均一。

  固定壶中的水量与注水者的姿势,鹤口状壶嘴的出水量也会固定。水柱粗细以直径2~3公里,严格说来是出口处2公里,后半段3公里为最理想。但是水流粗细也因萃取分量而不同;四到五人份的咖啡,水流粗细可达5~7公厘。记住一项原则,少量萃取时水流要细。

  接下来,要注意注入的水中不要参杂空气。用手冲壶注水时,注水位置过高,水柱会在途中产生波折,产生波折就会混入不必要的空气,空气会由正在闷蒸的咖啡粉膨胀的表面喷出,造成开孔。

  一旦有开孔,热气会由粉的内侧流失,外部冷空气进入,致使咖啡无法充分闷蒸,而萃取不出美味的成分。萃取的成败就端看“闷蒸”的成功与否。

  以上谈到的是要尽可能除去引起咖啡走味的要素;只要消除这些要素,就能得到误差少的咖啡,这个想法可及于由烘焙到萃取的每个步骤。



 

  Starbucks今年七月推出第一支精品咖啡豆,产地与日育德养品牌的高山豆都同样来自越南大叻地区。我们的咖啡品质是真心的好,先行者总是寂寞的,但是好东西是不会一直默默无闻的,相信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跟努力,一定会坚持提供给消费者最佳品质、最良心价格的好咖啡!

https://news.starbucks.com/news/starbucks-vietnam-da-lat-reserve-coffee

http://s11/mw690/003CChysgy72qu9yOlI4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