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知识系列—「好咖啡与坏咖啡」

标签:
咖啡咖啡豆 |
http://s16/mw690/003CChysgy72rA5zZF55f&690
☆烘焙是咖啡加工的“重点”
咖啡的味道,也就是酸味与苦味的品质与幅度、香气的强度与品质、涩味的有无、醇厚度,再加上霉味、发酵味等缺点,这些都是所谓咖啡的素质,而这些都在生豆阶段就决定了。而烘焙则是正确把握各种生豆的可能性,何种程度会扼杀风味,何种程度能有最佳表现,估算能够产生什么味道的咖啡,然后根据估算加工生豆。
但是不论估算再怎么精确,不论是用如何高超的烘焙技术,巴西咖啡豆都不会变成哥伦比亚咖啡豆,有发酵味的豆子都不会变成正常的豆子,就像人类的性格是来自于基因,烘焙不是万能,仅能在生豆已经具有的特性范围内调整味道。
虽是如此,但是“烘焙”对于咖啡味道的影响,还是远大过“研磨”与“萃取”。“研磨”与“萃取”是将“烘焙”后产生的有效成分丝毫不减的移转到咖啡液里,与创造味道无关。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接触到生豆生产的过程去改变咖啡的味道,仅能仰赖烘焙与咖啡加工。
“烘焙”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除了烘焙外,咖啡由生产到萃取的所有过程不可能全程注意。烘焙就是不断反复地把豆子放入锅子里煎的动作。我们必须具有生豆的知识。
http://s2/mw690/003CChysgy72rA6wvip91&690
☆所谓“好咖啡”与“坏咖啡”
愈来愈常听到用“好咖啡”两个字眼。对于不喜欢红酒的人来说,就算是高级的波尔多红酒还是“难喝”;同样的,对于不喜欢酸味咖啡的人来说,就算咖啡发出的酸味是上等的,还是“难喝”。“好喝”、“难喝”这是个人的喜好问题,很难插入客观的评价。但是,酸败的葡萄酒与新鲜的葡萄酒相比,新鲜的葡萄酒毋庸置疑是“好”的葡萄酒。以“好、坏”来论的话,就能够有客观议论的空间。咖啡应该先讨论“好、坏”,再判断“好喝”、“难喝”。那么,什么样的咖啡叫做“好咖啡”呢?
1无瑕疵豆的良质生豆(少有发酵豆与发霉豆等瑕疵豆的生豆,不等于高价的生豆)
2刚烘焙好的咖啡(咖啡的饮用有效期限,在烘焙后的两周内最佳。以豆子的方式保存,要冲煮前再研磨成粉)
3刚研磨好的咖啡
4刚冲煮好的咖啡
也就是说,所谓“好咖啡”,可以定义为“优质生豆除去瑕疵豆后,适当烘焙,趁新鲜的时候正确萃取”。
http://s15/mw690/003CChysgy72rA7p20u0e&690
☆关于烘焙度
粗分烘焙度的话,有以下四个阶段:1浅度烘焙、2中度烘焙、3中深度烘焙、4深度烘焙。每个阶段再细分为两个或三个阶段,则共计八到十二阶段。
“停止烘焙的最佳时间点”位在停止烘焙最佳时期的“中央”,前后各有几秒钟的缓冲时间,可以允许过度烘焙或者烘焙不足。要确认“中央”位置,必须将烘焙过程分为三等分1、2、3或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