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知识系列—「咖啡生豆的手选技巧」

标签:
咖啡咖啡豆 |
http://s9/mw690/003CChysgy72rB1K1AIa8&690
何为手选
“手选”是将附着在美味咖啡豆中的杂质与不良豆子去除的步骤。咖啡豆中常会混入异物,例如石头、木屑、金属片、土粒、树的果实等,有时还有硬币和玻璃片。
未熟豆对于咖啡的味道会产生极不良的影响。瑕疵豆除了未熟豆外,还有死豆、虫蛀豆、黑豆、发霉豆、贝壳豆、发酵豆、破裂豆、带壳豆、可可等。
手选在生豆阶段进行一次,烘焙过后再一次,意即烘焙前后各进行一次。烘焙过后大约只剩下6、7成的咖啡豆可以使用,这相当浪费。要减少烘焙失败率,必须尽量购买高精致的优质咖啡豆;若仍旧害怕烘焙失败,挑除瑕疵豆的步骤就不能偷懒。瑕疵豆是咖啡味道的致命伤。
瑕疵豆的种类
▲石头
采收的豆子因为自然干燥法容易混入石粒或木屑等。
▲带壳豆
内果皮覆盖在咖啡豆果肉内侧,多残留在水洗式咖啡豆上,烘焙时的透热性差,有时还会着火燃烧,是造成咖啡涩味的原因。
▲发酵豆
主要分两大类:一种是在水洗式发酵槽浸渍时间过长,被水洗水污染而形成(A);另一种是堆放在仓库的关系,因而细菌附着,豆子表面变得斑驳(B)。发酵豆外表上不易分辨出来,因而手选时必须特别注意。发酵豆如果混入咖啡会产生腐臭味。
▲发霉豆
因为干燥不完全,或是在运输、保管过程中过于潮湿,而长出青色、白色的霉菌,有时会使豆子黏在一起,若不去除这些发霉豆,会产生霉臭味。
http://s3/mw690/003CChysgy72rB2WnZMc2&690
▲贝壳豆
干燥不良或者交配异常而产生;豆子从中央线处破裂,内侧像贝壳般翻出。贝壳豆会造成烘焙不均,进行深度烘焙时容易着火。
▲未成熟豆
在其成熟前就被摘采下的豆子,有腥膻、令人作呕的味道。将咖啡生豆静置数年就是为了对付这些未成熟豆而采取的对策。
▲死豆
非正常结果的豆子。颜色不易因烘焙而改变,故容易分辨出来。风味单薄,与银皮同样有害无益,会成为异味的来源。
▲可可
自然干燥法使得果肉残留、未充分脱壳是它的成因。带有碘味、土味等味道,会发出类似阿摩尼亚的臭味。“可可”是葡萄牙语“粪”的意思。
▲黑豆
较早成熟掉落地面,长期与地面接触而发酵变黑的豆子。可轻易透过手选步骤挑除。混入黑豆煮出来的咖啡会产生腐败味且混浊。
▲虫蛀豆
蛾在咖啡果实成熟变红之际侵入产卵,幼虫啃食咖啡果实成长,豆子表面会留下虫蛀痕迹。虫蛀豆会造成咖啡液混浊,有时会产生怪味。
http://s2/mw690/003CChysgy72rB3CHglc1&690
手选的正确步骤
进行手选步骤前,为了使豆子大小平均,生豆需先过筛。过筛的目的是为了分类豆子尺寸并去除杂质。
接下来是手选步骤。为了提高手选效率,必须使用一些道具,其中必备的是手选用的托盘。遇上有大量豆子要手选的情况,这样的托盘能让眼睛不疲倦。
手选顺序如下:
1取适量的生豆放入托盘中。将生豆摊放在托盘上,用双手食指与中指将托盘上的生豆均分为五等分。
2将生豆挑选至无瑕疵豆为止。
3不是只盯着豆子的一面看,而是要拿起来看其颜色与形状。不放过任何一颗,目光由右边向左边移动。
4不断反复同样的步骤。
5得知挑出瑕疵豆的平均值。
http://s9/mw690/003CChysgy72rB4ovA4d8&690
一个托盘中若挑出五到六颗瑕疵豆,就可以此为平均值,进行下一个托盘的手选。
瑕疵豆的挑选顺序为“颜色→光泽→形状”。
手选步骤结束后,接着再用舌头作最后确认。顺序是试验烘焙、杯测。同时,将那些被挑除的瑕疵豆,根据不同的类别烘焙、杯测也是一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