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知识系列—「咖啡的栽培过程」

http://s13/mw690/003CChysgy72rBnrKZS6c&690
咖啡豆的构造
常有人误以为咖啡是直接以生豆种植的,花心思种了半天却发现怎么也不发芽。事实上咖啡要以还带着内果皮的种子种植。“内果皮”(或称“羊皮”或“纸皮”)是指包裹着咖啡种子的茶褐色硬皮,附着那层皮的咖啡豆称为“带壳豆”。
拨开完全成熟的鲜红咖啡果实(称为红色樱桃)外皮来看,可以看到在红色外皮下有黄色的果肉,有点像樱桃,果肉甘甜,中央有一对相对称的种子,种子周围有层滑滑的膜,将膜用水洗去即成为“生豆”。稍微放一下干燥后会发现种子外有层内果皮,拨开内果皮,会看到包着银皮的种子,那种子就是实际作为咖啡原料的生豆。
http://s1/mw690/003CChysgy72rBo9iOQf0&690
1播种
接着来谈谈播种。将包着内果皮的咖啡种至苗床,约四十至六十天就会发芽。发芽后约六个月会成长至五十公分左右的苗木;在这个阶段,苗木仍旧脆弱,必须在苗床上覆盖防寒纱等东西阻挡日光直射。
苗木由苗床移植至农园后约三年开花。在这段期间,中美洲等利用手摘法收成咖啡豆的国家,为了提高采收咖啡豆的效率,会修剪咖啡树的枝芽将下方的旁枝摘去,咖啡树的花是白色五瓣花,有茉莉香气,花朵在数日内就会凋谢,随后长出小小的果实,约六至八个月转为代表成熟的红色。
咖啡收成的尖峰期是在咖啡树长成后的六到十年间,其后收成量会渐走下坡。另外咖啡树若长得太高也会造成收成不易,因此咖啡农会由距离地面三十至五十公分处将树干锯断,让它重生枝芽,更新生产力。此步骤称为“回切”。若再配合上天气气候、施肥、抗病虫害等的天时地利人和,咖啡树便能够持续二十年,甚至三十至五十年结果不断。
http://s6/mw690/003CChysgy72rBpfJat75&690
野生咖啡树能够高达十公尺左右,但一般人为栽种的咖啡树为了采收方便,均维持在二公尺左右高度。阿拉比卡种咖啡年年都在进行品种改良,希望能达到高收成量、抗病毒高、收成期早、环境适应力高的水准,当然还要再加上树的高度低,让采收更有效率。
2采收
咖啡的采收期以及采收方式因地而异,一般来说大致是一年至二次(有时候也能达三、四次)。采收期多在旱季。举例来说,巴西约在六月左右,由东北部的巴西亚洲开始依序南下,到十月左右南部的巴拉那州为止采收结束。中美诸国的采收期则是九月左右至隔年一月为止,由低地往高地采收。
采收方式大抵分为两类,一是手摘法,一是摇落法。
a手摘法
http://s5/mw690/003CChysgy72rBpVXuc24&690
除了巴西与衣索比亚外,多数的阿拉比卡种咖啡产国皆采用手摘法采收。手摘法不单是将成熟鲜红的咖啡豆摘下,有时还会连同未成熟的青色咖啡豆与树枝一起摘下,因而这些未成熟豆常混入精致后的咖啡豆中,特别是采用自然干燥法精致时。如果这些豆子也一起混入烘焙,会产生令人作呕的臭味。
b摇落法
此法是用乱棍击打成熟的果实或者摇晃咖啡树枝,让果实掉落汇集成堆。规模较大的庄园会采用大型采收机,而中小型的农庄就以全家动员的人海战术采收。这种将果实摇落地面的方法,比手摘法更容易混入杂质与瑕疵豆;有些产地的豆子还会沾上奇特的异味,或者因为地面潮湿而让豆子发酵。巴西与衣索比亚等罗布斯塔种咖啡豆的生产国多以此种方法采收。
以摇落法采收的国家,亦多采自然干燥法精致咖啡豆。咖啡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冬天收成,因此在干、雨季区分不明显的地方,采收与干燥作业相当困难;遇上雨季,就无法采用自然干燥法。因此咖啡适合种植干、雨季分明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