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仁和店村:建筑文化丰富 历史文化名村
(2013-12-19 12:47:57)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吉安历史文化旅游 |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仁和店村:建筑文化丰富 历史文化名村
仁和店村,取“仁义道德、和气生财”之意而得名,距赣江西岸2.6公里,距县城5公里,距吉安市区15公里。全村27户102人,大多在外经商。村庄生态优美,古建奇特,人才辈出,被评为江西历史文化名村。
仁和店坐西朝东,前面开阔的稻田,后面山势耸峙且有樟树、枫树、桐树等树林,左侧为曾氏宗祠且有小河缓流,右侧与燕坊村相望,形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
相传在清朝中晚期,有曾姓、周姓两表兄弟在四川成都为一位药店名为仁和店的老板做长工,深得老板信赖。因他俩均是江西人,熟悉江西的药材行情市场,于是遣其携巨款至江西进货。他们到江西后,不愿再过打工生活,遂各自在家乡选定风水宝地,建宅定居。后来店老板寻至江西,但房舍已建成,钱已用尽,念及兄弟俩随其多年、任劳任怨,且未付清他俩工钱,所以不再追究,只是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店名“仁和店”作为新建村庄的名字。后来两兄弟在村中开药店,服务周边村民。现在仍可看到当年留下的药店残墙和洗药的水池,规模宏大,十分罕见。
与其说仁和店是一个村落,不如说是一幢大屋,全村居住在一个大院里。相传,仁和店开基祖有七个儿子,于是他便建造一座前后两排十六栋的大宅院,南面靠山,坐南朝北,四周围墙包围。整体规则统一,平面约呈长104米、宽49米的长方形,总占地5094平方米。前面是三个高大的牌坊,左牌坊“州司马第”,中牌坊“运启文明”,右牌坊“气蕴清淑”,均高约6米、宽约5米,石雕、砖雕、彩绘、浮雕和人物、园林、山水等一应俱全,繁缛而大气。
从牌坊进入院内,可见一个长方形的大院,院里青砖铺地,古朴优雅。紧接着是两排整齐的房屋,横式排列,每排8栋,这些古民居全为砖木结构,每栋建筑外墙有雕塑、图画装饰,门框上方题字,石刻玲珑剔透,门两旁对联字体漂亮刚劲。每栋建筑都有屋檐,檐下有缘碉楼式飘檐,族人雨天在全村串门而不湿衣鞋。院内的台阶和下水道皆用条形长红石砌筑,保存非常完整,几百年来,未见维修的痕迹。前后两排间,是一条长长的巷道,巷道两侧为侧门。每排建筑的侧门、前门一关,自成体系。院子的西北面另建马厩、猪舍、碾米房、厕所;西南角建一规模较大的书院;东面建一座规模宏大的药房和一个百货商店;前面10米处开挖一口100多平方米的方形水井和200平方米的水塘;西面和东面另挖两口水井。水井、池塘、药房、商店之间的道路都是青石板或鹅卵石砌成,宅院内外排水系统完备,布局科学合理,房屋结构体现徽派建筑特色。
室内全为一厅四房布局,装饰主要为木雕、描金绘画、各式隔扇、格言楹联等。香案、烛台、香炉、太师椅、古床、老桌、座镜等古器保存基本完好,整个建筑和装饰显得古朴典雅。
整个村庄布局紧凑,连为一体,虽范围不大却设施齐全,而且历经几百年仍保存完整,实属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这种整齐划一的大院式村落建筑,在南方地区很少发现,对研究古建筑史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仁和店村的曾氏宗祠较为特殊,不在村内,而在距民宅约三百米的东北面。相传,当年建村时的曾氏祖先想用重金买村子附近的农田来修建曾氏宗祠,无奈田主不肯售卖,只好异地选址而建。
仁和店村历来重视教育和文化艺术。许多村民考上国内重点大学,甚至出国留学。许多村民都会剪纸工艺,有位80多岁的老太太仍旧坚持手工剪纸,许多村民家中的贴纸均是本村妇女亲手剪制的。
同燕坊古村一样,仍保留着“祠堂年宴”的习俗。春节期间,由村干部主持,村民聚集到宗祠,大摆流水宴席,几天几夜不间断,全村男性均可到祠堂喝酒聚餐。期间,还进行舞龙、舞狮和武术表演。健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