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12-03 19:33:21)
标签:

文化

旅游

分类: 上饶历史文化旅游

健康之旅   美丽之行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境内北部。湖似葫芦形,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宽5070公里;北部狭窄,宽约510公里。它东滨鄱阳、万年,南界余干、进贤、南昌、新建、西傍永修、德安,北靠湖口、九江、星子、都昌等12个县市。

鄱阳湖汇纳江西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于湖口注入长江。通常水位:16程时湖面积3050平方公里,21高程时湖面积3960平方公里,湖面宽广、港泽交错,盛产鱼虾,有着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

鄱阳县属江南滨湖水乡,平原面积占35%,丘陵面积占20%,低山面积占45%。境内有大小河流225条,总长2009公里,河网密度0.004公里/公顷;大小湖泊200多个,湖泊面积约8万多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0%。其中,有16个乡镇地处鄱阳湖滨,湖岸线长100多公里,鄱阳湖水域属鄱阳管辖的约3万多公顷。

鄱阳为亚热气候,雨量充沛,四秀分明,水资源极为丰富。淡水鱼种类达118种,分属122577属,自古以来享有“鱼米之乡”美誉。境内多处有铁、铜、铅锌、钨锡、铅土及煤、萤古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鄱阳自古地舆范围广阔,据《江西省志》和清·康熙《鄱阳县志》记载,春秋时鄱阳所辖范围,南接豫章(今江西南昌),东接楚东姑蔑(今浙江衢县),北鹊岸(今安徽鹊头镇),东北鸠鹚(今安徽芜湖市东),西南艾(今江西修水),西北灊(今安徽霍山东北),是江西最早建县的两个县之一。

http://s11/mw690/003CBQZQgy6EHWMFpPA1a&690
http://s13/mw690/003CBQZQgy6EHWT6I9Kcc&690

http://s13/mw690/003CBQZQgy6EHWTfkNmbc&690

http://s10/mw690/003CBQZQgy6EHWTq3fre9&690

http://s12/mw690/003CBQZQgy6EHWTB8f18b&690

http://s12/mw690/003CBQZQgy6EHWTMz912b&690

http://s12/mw690/003CBQZQgy6EHWTYorh0b&690

http://s3/mw690/003CBQZQgy6EHWUauDEc2&690

http://s8/mw690/003CBQZQgy6EHWUkWXBb7&690

历史渊源

鄱阳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建县,秦秋时称番(读Pó东汉加阝为鄱阳,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分豫章立鄱阳郡,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称,鄱阳湖得名鄱阳,鄱阳湖古称彭蠡泽,南北朝时由长江彭泽南侵入江西境,隋唐时因水涨至鄱阳县城,遂名(一说得名鄱阳山)。

鄱阳旧为楚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地广人稀,饭稻羹鱼”,自古有渔猎俗习。198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队在鄱阳双港镇乐亭村西王家嘴考古发掘中,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物石器——网坠。唐代在鄱阳寓居过的诗人卢纶,曾描写鄱阳说:“渔村绕水田,澹浦隔晴烟。”早在唐代,鄱阳就有精于渔俗的渔者。清·康熙《鄱阳县志·柳翁传》记载:唐末哀帝李柷天祐年间,有渔者柳翁,“人常乘小舟钓鄱江中,凡水族之内与山川深远者,无不周知鄱阳渔者。”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盛赞鄱阳人捕鱼说:“楚章能捕鱼,乃在水边居。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北宋哲宗元祐六年进士都颉著有《鄱阳七谈》称:“水草蔬果之衍,鱼鳖禽畜之富”“滨湖蒲(捕)鱼之利”。明时,又有描写捕鱼盛况的诗说:“三月雨多风满天,湖中水多难合船,大鱼跳浪如白雪”,“渔人湖上阵鱼丽,结队连舟十里围。击楫呜榔如战鼓,烟暮雨笠是征衣。水帘钻破金鳞窜,浪锦翻开玉鬣飞。网撒网收循序进,回来较胜猎禽归。”捕捞生产一直是鄱阳渔民的一件盛事,渔业生产习俗也随之不断发展。尤其是建国后,从事渔业生产的人不断增多,据1973年统计资料表明,沿湖12个县市有专业渔民513581人,鄱阳则为121035人,占总个湖区渔民的23%点多。人民政府为推动渔业生产,不但整修添新渔船,而且鼓励一船多具,一人多艺的捕捞方法,传统渔俗得到很大传承和发展,渔业产量日新月异。1956年,昌江渔业高级社(即现鄱阳镇文龙湾邓家)148个渔业劳动力,捕鱼230多吨,荣获水产部颁发的“爱国丰产奖章”。第二年2月,社长邓明泉代表昌江社进京出席全国农业群英会;1963年,鄱阳县鄱阳镇管驿前捕获大队年捕鱼600吨,党支部书记刘国显出席上海华东区水产先进单位代表大会;20世纪70年代初,鄱阳县双港下山渔业生产队,连续几年交鱼100吨,该队被誉为“鄱阳湖一面红旗”,1972年支书杨祖德进京参加了全国水产工作会议,全国农展馆出了他们的事迹。

基本内容

鄱阳及鄱阳湖渔业生产,不但沿习了自古以来的传统捕捞习俗,而且随着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加以改造发展。根据秀节、水性、地域,总结出一整套渔谚和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渔俗。

“清明鱼发躁”;“七上八下”;“进九鱼封口,惊蛰鱼开舌”;“水涨三尺,鱼涨三丈”;“寒露霜降水推沙,鱼沉深潭客归家”等渔谚指导着渔业生产和渔具的使用。“吃过中秋酒,工具不离手”;“春挂流水夏挂湾,秋挂草洲冬挂坑”;“七湖八港——七月堑湖,八月禁港”;“七堑金,八堑银,九堑菜湖,十堑全无”;“水退一尺,鱼退一丈”;“没有大网,捕不到大鱼”;“河里百样鱼,渔人百样网”等等都是代代相传的渔习总结和传承。

归纳鄱阳及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据不完全统计,有百种之多。分别隶属网、钩、箔筌、杂特四大类。

一、网具类。具有产量高,作业水域宽,作业时间长,机动性大,能捕捞各种水层鱼类的特点,主要有:

1、刺网类:丝网、刺网,三层挂网、鲥鱼挂网、吓刺网等;

2、围网类:转网、高围网、扯网、扒网等;

3、拖网类:风网、百袋网、霍网、脚网、虾拖网等;

4、地拉网类:布网、爬网、园网、大拉网等;

5、敷网类:拦河网、畚箕网、板罾、船头罾、大罾等;

6、拖网类:撒网、撑篙网、罩网、罱网等;

7、插网类:跳网、迷魂阵等;

8、笼籇类:籇网、花篮、虾笼、鳝笼、竹籇等。

二、钩具类。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较为普遍使用。

1、空钩类:挂钩、拖钩、蚌壳钩、鳜鱼钩等;

2、饵钩类:黄颊鱼钩、脚鱼钩、手钩等;

3、弸钩类:黄豆卡、大卡、小卡、独节卡等。

三、杂渔具。结构简单,渔法简便,多为兼农、副业的渔民所用。

1、箔筌类:堑簖、竹箔;

2、投刺类:叉、镣。

四、特种渔具

1、跳白类:跳白船等;

2、窝漕类:沉船等;

3、禽鸟类:鸬鹚(鱼鹰)等。

此外,还有栈湖、开港等鱼事活动。

栈湖:又称“拦湖堑”,古代称鱼梁,用竹箔编成屏障,置于内湖出口处,阻拦鱼进入大湖大港。竹箔中央装箔溜和籇网,使鱼进入后束手就捕。栈湖视退水情况而定,最理想的季节是农历七月,次为八月,所以有“七堑金、八堑银、九月十月堑鱼鳞”的说法。

开港:为养鱼待捕的保护性捕捞方法,始于明末清初,每到秋季(中秋前后)选择水深、穴多,辟北风且宜于鱼冬栖的河港,予以封禁。禁渔期订有乡规民约,有严格限制措施。开禁期则在冬至——小寒之间择定日期,集中数百、上千的渔船,施以各种渔具,拉网式进行围捕。每年开港约20天左右,为鄱阳湖渔民一大重要盛事。建国后开港由政府组织,并安排放电影、送日用品等举措,以保障渔民在此期间的生活用品供应和精神文化需求。

相关制品及作品

一、网类:

1、高围网。这是一种规模较大的网具,为鄱阳县鄱阳镇文龙湾邓家所独拥。网长307,高(宽)60,以麻绩线织制。网分稀密两种,上下用粗麻绳作纲绳,上纲较细,下纲有手腕粗细,便于沉入水底。在上纲上,安有泡桐木制作的浮子,浮子为20×2×1公分大小,每30公分距离安一个,一部网约100个左右。捕捞时,11个人用两只各5吨大的橹船围抄,每船5人,另有1人划小船捞鱼。

高围网捕捞,需要由具有深谙鱼情的人当任队长指挥下网,因为下网的深浅,部位关系到捕捞产量。这种渔网猎鱼最多时,一网在万斤之上。

此网织制成功时,需备猪头祭祀水神,网下水时鸣爆欢庆,以示隆重。

2、撑篙网。撑篙网又称溜篙网,为鄱阳县鄱阳镇管驿前戴姓独拥。网分疏、中、960、密、罩网五种。网长18.6米,底宽 53,呈宝塔形,上小下大,顶部安18独纲绳为渔者拉扯;底部喇叭口安装240个计11公斤马鞍形铁脚,以便于网脚撑开,然后用船绕竹篙呈半圆形包抄,形成D形。此网捕捞时为分头工、艄工二人操作,水情好时,一网可捕2300多斤。

织造此网时,需要卡篮装一面圆镜划上字照着,并严禁女人在织网时跨越。

3、大网、布网:前者麻线织,后者为夏布缝制。网长百米以上,类似高围网且狭短,多是湖区渔民在滩涂或冬干水浅时捕捞用。

二、钩类

1钩。弸钩俗称卡子,鄱阳县鄱阳镇管驿前村渔家女能削制。卡子相传是姜太公吕尚发明的,太公渭水垂钓,用的就是弸钩,当时叫直钩,直钩钓直鱼,说的就是它。卡子用毛竹桠削制,卡子视猎鱼需要分黄豆、大、小、独节四种,制作时,将竹桠,用特制卡刀削成两头尖尖的竹针,先安上细脚线,再将脚线安上纲线,牵牛花般由6700枚组成一篮,每篮长500左右。捕捞时,需将卡子弯成弓形,在尖头处套上煮晒过的豆粒大小的芦苇筒,芦筒里套上饵料,鱼吞食,芦铜被咬破,竹卡弹开,卡住鱼的口腮,成为其猎物,所以叫它卡子。

2、空钩。空钩及饵钩均为鄱阳县鄱阳镇管驿前村人能制作,尤以詹氏家族为祖传。空钩是不用饵料以铁丝作原料制作的钩具,分大小两种,并根据渔法需要分作挂钩、排钩、拖钩、划钩、鳜鱼钩五种,钩以麻绩成线扣上脚线系在纲线上,钩与钩之间间距为10公分左右,以篙为单位,每篙750枚,每20枚钩安上一个竹制的、大号电池大小的竹篙,并附上0.6公分大小石头磨制的子石。捕捞时,根据季节、水情增减子石的多少,决定钩在水中的沉浮度,以使游窜的鱼类自然上钩。此钩的特点,只要一枚钩钓住鱼,因鱼挣扎,钩住的也就越多,所以又叫捆钩。现在,鄱阳镇渔钩制作,畅销海内外,但不是用作为生产工具,而是休闲垂钓之物。

3、饵钩。细铁丝制作的小钩,上安饵料,诱鱼上钩,多为黄颊鱼钩,脚鱼钩等,再是手钩用。

三、特种渔具

1、白船逗捕。为鄱阳县饶丰镇白溪村渔民独拥。根据鱼喜光的原理,渔家特制木质专用船用以夜间逗捕,船长8左右,宽50公分,供一人坐在船尾划楫。船右舷外装有上下翻动的木板,板长约6.6,宽6公分左右,安放在船头至船尾的等距位置上。使用时,将板沿船斜放入水6公分,板向外一面涂有白色涂料;船左舷装有高出船舷23公分与白板相对应的网幅,以免使入船之鱼跳出船外。捕捞时,230只同类船只,有秩序地并头前划,以逗游鱼。游鱼见白色,必将追逐并沿白板跳跃,于是捕获。白船多捕白鱼、红梢等浮水鱼,此渔法颇具观赏性。

2、沉船捕捞。每在秋冬水退后,将破旧废弃之船,将樟树桠和已去实的农作物株丛,放进破船船舱,用绳索、石块固定船身,沉置于河的深水处。经两个月后,船内放入的植物产生粘状物,此物为深水鱼特嗜爱。严冬后,深水鱼类,以鲇鱼为主,都自动潜入船中。农历年初或元宵节前,船主把船缓慢移于岸边,将潜入船深藏于鱼取捞,犹如养殖。

渔具制作主要材料

线:由麻(后来多用棉花)绩成,此线耐磨耐腐,用作织网,绩纲绳等的主要原料。

檫树皮:防腐用,将其皮敲烂后,用大锅煎水煮麻线、卡子等,既可起到防腐作用,又能散发气味吸引鱼类。

猪血:防腐用,凡用铁丝制作的大钩类鱼具(包括少数网类)以此作为防腐剂。

毛竹桠:削制钩用。

铁丝:制作渔钩用。

主要特征

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从远古走来,迄今有三千多年历史,长期以来,渔俗文化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内容丰富,影响面广。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传统操作,又辅有渔谚和由此引发的渔歌、渔鼓等,使广大鄱阳湖区人民津津乐道,久传不衰。

二、有固定的形式和内容。渔俗文化多以地区、宗族为活动范围,又是生存手段,并以季节变化而变化。每种渔俗都有一定的要求,安排和使用程序。

三、强烈的沿续性。鄱阳湖渔业生产习俗通过言传身教及实践,在不断继承、发展和发现中约定成俗,既富有生产价值,又极富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伦理道德价值,是中国文化在渔业领域和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结合和传承。

四、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性。传统渔俗之走了几千年,是与它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作用分不开,如渔具的制作在季节的不同使用,禁湖开港的季节性管理,很合乎现在的科学观,应认真总结和传承。

历史价值

1、历史价值。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可以追溯到先秦,甚至更早,它对祖先在长江流域的生活习性和与自然相处中的生存积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中华其它文明的互动与作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传承的内在联系与影响,在此之中的作用,是值是认真探讨与深究的。

2、文化价值: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既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又是人类文明体现,它是在对待人类自己,对待生存环境时,经过筛选和过滤的产物,并在实践中扬长避短。在这种过程中,既积累了经验,丰富了物质需要,同时也创造了精神享受。中国文人的渔樵文化,不少来源于传统渔业生产习俗,这种习俗为中国文化的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渔樵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渔业生产习俗则是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3、经济价值。长期以来,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奉献。“鱼米之乡”,首先是鱼,接着才是米,它为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为丰富物质生活的需求,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今天,天然捕捞仍是鄱阳湖人的生产习惯,传承和发展传统渔业生产习俗,这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健康之旅   美丽之行                                                      参考资料:鄱阳县文化局拟定的申报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