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省九江市瑞昌竹编技艺

标签:
文化旅游 |
分类: 九江历史文化旅游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省九江市瑞昌竹编技艺
瑞昌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居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九江,南毗德安,西与湖北阳新接壤,北与湖北武穴隔江相望。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县域总面积的37%,有山竹面积66520亩,分布着毛竹、筋竹、水竹、淡竹、苦竹、实竹、墨竹、小山竹等竹类。丰富的竹资源给了瑞昌竹编艺人创作的材料优势。
瑞昌竹编技艺工序复杂,要求精密、细腻,难度大,品种多,其工艺难以用现代机器替代。瑞昌竹编技艺主要分布在该市南义、青山、乐山、横立山、南阳等地。
瑞昌竹编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瑞昌的竹编工艺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变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瑞典、希腊、日本等国。瑞昌因竹编技艺出口曾荣获江西省对外贸易厅授予出口产品供货先进单位。2001年,瑞昌竹编工艺品参加在四川宜宾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暨中国竹业博览会,荣获金奖。2006年,瑞昌竹编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昌竹编技艺是一种文化载体,充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变迁,反映了老百姓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历史源流
瑞昌竹编技艺历史悠久。该市发掘的商周古铜矿遗址中出土了完好的用来运送矿石的竹筐。
传说瑞昌竹编工艺的祖师与木匠的祖师鲁班是兄弟,他们曾比赛造桥等,看谁的技艺更高,结果不分胜负。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竹制品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如竹水车、竹箱、竹厨、竹热水瓶壳、小竹篮等)。1981年瑞昌成立了南义竹编工艺厂,生产的花钵、花篮、水果盘、水果碗、飞禽走兽、鸡、鸭、龟、苹果盒、梨盒、礼盒等一百多种竹编工艺产品享誉海内外。
基本内容
(一)产品特征
瑞昌竹编技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既有粗放的民间传统工艺产品,又有精密细致的近代竹艺产品,还有高雅别致的现代园艺产品。
(二)主要工序
1、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竹材。主要工序是:
去蔸、去稍:根据用途取材长短。
刮节:将竹节刮平
破竹:将刮好的竹子破开成片
劈条:根据需要劈成合适宽度的竹条
去篾黄:将竹条内侧的竹黄去掉
取层:一般制品分8-12层,精细制品在第一次分层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分6-8层。
拣篾 :干竹子在此之前还要水浸或水煮
刮蔑:将篾刮平滑
2、编制成品
(三)主要工具
指皮、指筒:刮篾时保护手指
刮刨:刮竹节用
补针:修补制品、疏密等用
锣铲:为了便于弯曲将肉面铲簿
尖刀:弯椅子、竹床脚等用
刮刀:刮蔑用
篾刀:破竹、劈条等用
拐钻:制品锁边时用
圆锉:在竹子上打孔用
铰子:转角外铲薄用
拣刀:修蔑条宽窄用
小拐钻:锁边用
打皮板:将制品间隙打严、打紧
此外还有锯、锯锉、竹尺、钻子等。
(四)主要制品
http://s5/mw690/003CBQZQgy6E43fKWOM54&690
http://s16/mw690/003CBQZQgy6E43fSkRV3f&690
http://s15/mw690/003CBQZQgy6E43fY0lode&690
http://s7/mw690/003CBQZQgy6E43g5zlc26&690
2、现代竹编工艺品 花笨、花篮、水果盘、水果碗、飞禽走兽等十大系列,一百多种竹编工艺产品。
http://s10/mw690/003CBQZQgy6E43moI8V19&690
http://s8/mw690/003CBQZQgy6E43mtGGr07&690
http://s11/mw690/003CBQZQgy6E43mzcxk2a&690
http://s2/mw690/003CBQZQgy6E43oLkXv61&690
http://s8/mw690/003CBQZQgy6E43oQVuLd7&690
http://s9/mw690/003CBQZQgy6E43oW8lOb8&690
受现代塑料制品的冲击及人们审美情趣转变的双重影响,瑞昌竹编制品逐渐淡出当地人的生活,濒临危机。为此,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1年,创建了南义竹编工艺厂,并于2001年投资20万元生产竹编园艺产品。2007年,对瑞昌境内的民间竹编艺人进行拉网式普查,建立艺人资料室,配备保护系统,对所普查的资料进行梳理、建档、分类、保存,并采取措施培养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