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察记录 |
2017年4月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户外活动时间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对象:阳阳
观察者:管黎
观察目的:了解代旭阳走平衡桥的情况
观察目标:1、幼儿能否按要求走平衡木。
2、幼儿以何种方式保持身体平衡前行。
观察记录:
第一次游戏时,在老师带领下阳阳和所有小朋友一起围成大圆,并站在大圆上原地转了3圈。他选择了一根骨头挂在脖子上,走平地直线桥时,他很快通过,但是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走,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双脚交替前行,且在此时,他的双脚都超越了直线桥边沿。走到平衡木直线桥时,他采用了双脚并步的方式,慢慢往前挪动步子,除此之外,没有采用其他的任何维持身体平衡的方法,直至走完整个平衡木直线桥。当他走到窄木凳平衡桥时,他首先爬上平衡桥起始处,然后身体一直保持着爬行状态。知道通过了整个平衡桥。
第二次游戏时,他重复着第一次的动作,快速通过3座桥。但是到了第三次游戏时,他走到平衡木直线桥的时候,首先尝试了侧身行走,走出2步后,他立刻恢复了原先使用的双脚并步行走的方式。
第四、五、六次游戏时,他始终重复着使用第一次游戏时的方法。
第七次游戏时,他走上了窄木凳平衡桥,在起始处站了2秒钟,又继续使用爬行方式通过窄木凳平衡桥。
分析:
1、该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不太集中,走平地直线桥时完全没有按要求走在直线桥的
面,而是双脚快速交替的前行,因而双脚总是踩到直线桥的外侧。
2、该幼儿有着尝试不同方式的意愿,但也很快放弃新的办法,对新事物的坚持力度不
够。在平衡木直线桥上,他首先采用双脚并步前行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尝试了2次后,
他尝试着用侧身行走的方式前行。但是很快这种方式他就放弃了,而且以后的游戏中他再也没用使用过侧身行走来保持平衡。
3、走窄木凳平衡桥时,他首先采用的是爬行通过,但六次爬行后,在第七次通过时他
选择了尝试站立,可是一秒中之后他就换成了爬行。
4、游戏中,在通过窄木凳平衡桥时,有很多孩子原先都使用直立行走的方式通过,但后
来看到阳阳的爬行方式,便进行效仿。这是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醒,鼓励幼儿尝试站立行走通过窄木凳平衡桥。老师的适时介入此时很有必要。
对策:
1、建议提高难度或创设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2、建议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适当的鼓励幼儿尝试新的前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