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 趣 的 默 唱

(2016-01-19 14:32:03)
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音乐游戏中,幼儿对歌曲的把握要求较高。《张家爷爷的小花狗》歌曲旋律简单,通过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这技能掌握歌曲旋律又能快速记歌词内容,符合幼儿学习歌曲的特点。“看”用一张眼睛图片,“家”用的是房子图片,“爷爷是一张老爷爷图片,“小狗”和“小花”分别使用相应的图片代替。此游戏的第一种玩法是将歌曲里的小狗换成其他动物进行改编歌曲。第二种玩法是家用动作替代某个歌词内容。

分析与评价:

此游戏的第一种玩法是改编歌曲,将小狗换成其他动物,这种玩法大多幼儿都能玩,并且很喜欢玩。但是第二种玩法难度颇大,因为这种玩法要求幼儿有着快速记忆歌词内容和敏捷的反应能力。我们都知道,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也各有不同,作为主体的幼儿,需要主导地位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得以在各方面有提高和发展。因此,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幼儿应该给予不同的个别化的指导方法和相应的环境及材料。

措施:

1、对于游戏的第一种玩法,应该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动物,将自己喜欢动物画出来,这更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默唱的玩法,相对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要帮助幼儿熟练的掌握歌曲。再讲图谱内容制作成幼儿易操作的简洁便利的材料,供幼儿游戏时自由玩。让幼儿正正体验游戏的有趣和好玩,在玩的过程中增强用动作替代歌词的敏捷反应能力。

3、游戏的初步玩法可由老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再向幼儿自己探索的过程发展。这能为幼儿的学习的独立能力发展提供可探索和成长的机会。

反思:

默唱游戏的趣味性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衍生出了不同的玩法。有的自己一个人玩的,也有几人一组同时玩的。同样的一首歌,游戏的玩法大有不同。由幼儿自己创造出来那才正正的有趣和好玩的,幼儿的创造能力在玩游戏的同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个别化学习是幼儿学习品质得以改善,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