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机器人》教学反思

(2016-09-19 14:33:46)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对机器人的观察欣赏,分析探讨,造型设计,绘画表现,展示评述等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简单知识以及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使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培养学生对美术创造活动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机器人虽然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常见到,但正因为这样,学生们对它才更加的好奇,有了好奇心,他们的学习就会娆有兴致。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喜欢欣赏和探索的活动,但对事物的认知还较肤浅,需要教师在学生分析、设计、表现、评述的过程前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但对他们的要求不宜过高。

《机器人》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种类、功能、造型等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通过本节课的讲授,我觉得能够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了解机器人,并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突出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关于机器人的图片和资料。在介绍什么是机器人的时候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录像片,使学生更加了解机器人;在介绍机器人的种类与功能时利用大量的图片进行说明;结合生活中的机器人和绘画作品中的机器人的造型来启发学生的造型表现让学生们了解机器人的造型不仅有人的形象,还有车型、动物型、几何体型等等。在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的非常认真而且感兴趣,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机器人的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缺少机器人等相关硬件设备,对于许多知识的学习不能有实物的参照,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希望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机器人的相关硬件的配备。另一方面由于低估了学生对于机器人学习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许多知识讲授的比较多,耽误了不少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避免相似情况的发生。

 

机器人教学不管是对于我们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新兴的一门学科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教材大纲,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反思,才能为今后机器人的教学积累经验,从而有利于这方面知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