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600年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精诚学子走进博物馆之天坛行
“为什么要建天坛?”“为什么说天坛的建筑是神来之笔?”……
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精诚实验小学和平街校区校本课程之走进博物馆,带领五年级学生走进天坛。
同学们来到这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从宏伟的建筑和苍翠的古树中,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璀璨、博大精深,把天坛介绍给外国游客,让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
圜丘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圜丘台周边均有汉白玉栏杆,每个栏杆和栏板都有精雕细刻的云龙图案。

圜丘台共分三层,每层有多少个台阶呢?同学们边上台阶边数:对了,每层9个台阶。

圜丘台的中心是天心石,也叫太极石,它和三音石、回音壁都具有传音效果,合称为天坛的“科技三侠客”。

站在上面感受一下~

从天心石向外,铺着一圈一圈的扇形石,共有九圈,每圈扇形石的数目都是九的倍数。同学们有的用乘法口诀,有的逐个数一数,纷纷用自己的方法验证。

凭栏远眺,看向远方,让眼睛得到放松。

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北侧,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8根檐柱,中间8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
“导游”李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皇穹宇殿内每一个细节的来历和寓意。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在古建筑中蕴含了这么多历史知识,还有天文学呢!

皇穹宇殿前的三音石,同样是一个声学奇迹,摸一摸感受一下~

皇穹宇的围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来,传个话儿,另一侧的小伙伴,你听到了吗?

祈年殿
过了祈年门,就是祈年殿。这里是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专用建筑。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一年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它绝对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圆形木结构建筑!”结构设计大师兰德·希尔瓦博士在亲眼见到天坛祈年殿之后,震惊于它难以置信的工程设计,和博大精深的建筑哲学。
走过皇穹宇,过了成贞门,就是“丹陛桥”。在这条宽阔的大道另一端,就是著名的祈谷坛建筑群。

老师和同学们研究祈年殿的建筑知识——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无大梁长檩及铁钉,28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


同学们感受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有多精妙绝伦。



九龙柏
天坛公园内有各种树木6万多株,更有3500多株古松柏、古槐,在肃穆庄严中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氛。尤其其中的九龙柏,被称为北京最美十大树王之一。
在500多岁的九龙柏面前,孩子们都惊呆了:哇!这是古树老爷爷啊!

除了九龙柏,天坛公园里古树成群,同学们行走在古树荫下,从每一株古树中发现岁月的痕迹。

英语“小小讲解员”
偶遇“歪果仁”,同学们勇敢自信地与外国游客交流,流畅准确地用英语为他介绍天坛文化,与他一起感受这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的独特魅力。
精诚学子发挥英语实力,外国游客听得聚精会神。

学习着,收获着
此次天坛行,同学们不仅提前查阅资料、打印地图,做足了功课,而且现场边参观、听讲解,边记录下知识要点和自己的收获,让这趟博物馆之旅不虚此行!
在家查阅资料,天坛蕴含的知识已备好!

边游览,边记录,让知识落在笔端,印在脑海。

六年塑造自我 未来改变世界
天坛,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更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
在历史的证物面前,同学们学历史,赏建筑,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把中华文化的深邃魅力传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