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教学——《无题》李商隐多学科案例设计
(2019-11-17 21:54:24)地理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学科融合方法研究》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
运用地图说出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
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
通过语文教学与多学科知识融合, 使学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作用,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季风的性质
教学难点:
季风的影响范围
教学过程: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古诗《无题》中这样写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此名句中的“东风”指的是什么风?它的性质又是怎样的?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北方地区冬季常吹得是什么风?夏季呢?同学们
一时难以做答。教师进入季风知识点的讲解。
1、季风的概念:
讲授: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吹什么风?
讲授:指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现象。冬季盛行的风称为冬季风,夏季盛行的风称为夏季风。
2. 冬夏季风的差异
|
冬季风 |
夏季风 |
发源地 |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
东部南部的海洋 |
风向 |
东北季风、西北季风 |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
特点 |
寒冷、干燥 |
暖热、湿润 |
影响地区 |
我国大部分地区 |
东南部沿海地区 |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讲授: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板图展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400mm年等降水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