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件小事》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

(2014-10-24 16:56:30)
标签:

育儿

分类: 作文教学

《一件小事》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

 

师:今天上午我听了几节课,感受很深:老师上得非常精彩,学生学得非常认真,让我目睹了咱们东湖中学学子的风采!接下来这节课是今天的最后一节课,由我和大家共同完成,希望大家把自己最有精神、最有活力的一面展示出来,大家说好吗?

生:好!

师:谢谢大家!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向,这实际上是我的一个遗憾,因为我教了那么多学生竟然没有一个姓向的;我名浩,这又是我的一个遗憾,因为我的很多同事和学生喜欢叫我“耗子”,就是一上街人人喊打的那种!(学生笑)

师:你们猜猜, 向老师最喜欢什么?

1:老鼠(生笑,听课老师笑)

2:猫(生笑,听课老师笑)

师:这是我今天的一个遗憾,因为你们猜错了。我最喜欢写“诗”,写打油诗。昨天改完大家的作文,“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一首打油诗,而且把大家名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字镶嵌在我的“诗”里了。大家想看看吗?

生:想。(大声)

 

师:(投影《昨夜偶记》)

师:下面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首诗,谁愿意?

生:沉默。

师:哦,一开始就把机会让给我啊!那好吧,就由向老师来读这首诗:《昨夜偶记》,“诗人”向浩(学生笑):

    昨日细把作文看  感受五味直上翻。

    即兴创作“诗”一首,记下自己读后感。

    雅鑫家威幸二凯,此次习作不一般。

    文辞优美暂不说,就那细节最耐看。

    瑜波舒静慧兰燕,我对你们有好感。

    文章别致脱俗套,是那立意“牛”过山。

    嘉琪苏曼芮柏辉,构思让我直拍案。

    文章选材最典型,哲楚东康兴涛添。

    若说我们有不足,且听我来细细侃。

    紫秋升浩胜二琳,审题很准文简单。

    潘梓熠妮震建安,文字太少省空间。

    凡武茵杰妍锐宇,炯豪温馨审题偏。

    总而言之一句话,文章不精很遗憾。

    大家若觉此诗妙,来点掌声我心宽。

  (学生鼓掌,评委、听课教师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昨天在改大家作文的时候,很感动。因为从你们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你们写得很认真。我选了一篇文章,想请大伙来评一评。

 

师:(投影文章:《一件小事》)

    若有一位老人上车,给他们让位,是一件小事;若有同学遇到困难,给他给予帮助,也是一件小事;帮助父母做家务等,也是一件小事。而我们家里就有这么一位喜欢“小题大作”的父亲。

    不管做什么事,当人少不了爸爸,爸爸在兄弟里面排行最小的,而做起什么事来,总是带头做老大,连兄弟偶尔也会大骂几声,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父亲,才会有接下来的这件事。

    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有时候晚5分钟到达车站就会等不到车,就算有车也是上不去的。我依然还记得,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我独自在车站站了足足一个小时,我在想:“这时间应该开饭了吧!况且也这么晚了。”谁知当我下车的时候,看到了一位肥胖的身躯直立地站在那儿等我,那位肥胖身躯正是我的爸爸。当时,我已经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随后爸爸对我说了句:“饿了吧?”我回答道:“嗯,确实挺饿的。”“不如在周围小店买点吃的吧!”爸爸道。“算了吧!走两步就到家了。”我说到。爸爸说:“什么都能省,肚子饿了就要填饱肚子。”我再也没有说什么,接着就到家了。听爸爸说在站台等了我一个多小时,从下班站到现在,他还说车上的人很多,我顿时心凉了,最终我跟爸爸说:“爸,以后不用再等我了。”说这句话时,不知爸爸有没有听到。

    这是一件小事,就是因为爸爸关心我,怕我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从而去那里等我,我也希望爸爸别再等我了,因为爸爸上班很辛苦。    

    一件事情,有大有小,但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有它的含义。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咱们班读书读得最好的一名同学来读读这篇文章?

生:×××(学生指向一位女生)

师:谁?就是你是吧?我一看就像!(老师、学生笑)

生:读《一件小事》。

师:谢谢这位同学。

  (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书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呢?就是她的声音非常好听。刚才在这位同学读书的时候我听出了两个错误:一个是我的错误,我将“当然”打成了“当人”,对不起;另一个是这位同学将“小题大做”不小心读成了“大题小作”。(学生小声笑)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评一评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生:(沉默。)

师:一个人啊,他极具个性的地方往往会给他带来很多机会。就像这位女同学的眼镜,让我慢慢走近了她。(学生、评委、听课教师笑)

1:这篇文章通过一件小事写出了爸爸对她的关心和爱。

师:刚才这位同学被我突然“拔”起来之后,马上反应出这篇文章的选材还不错,有道理。还有谁愿意说一说。好,你来!

2:我觉得文章很朴实,没有任何雕琢的地方。

师:文章语言很朴实,但文章很感人。不错!还有谁说说?

3:这篇文章最后用短短的几句话就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爱,我觉得作者写得很认真、很仔细。

师:谢谢!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是写出了浓浓的父爱。刚才这三位同学集中说了这篇文章的一些优点,我也有同感。但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显得还是平淡了一些,没有太多亮点,这也是我们很多同学写记叙文的一个通病。凸现文章亮点的方法很多,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精雕细刻”。

 

(教师板书:精雕细刻

师:在聊这个话题之前,向老师想问你们一句心里话:你们想在中考时作文得高分甚至得满分吗?

生:想。(学生异口同声)

师:谁不想呢?我也想。想当年向老师参加中考时,想出毛病来了,因为我那时每天早上起来背范文、背满分作文。现在想起来,用一位明星的话来说真是“很傻很天真啊”!(学生、评委、听课教师笑)下面我再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意义。它是2008年中考咱们深圳市的满分作文——《幸福的颜色》。我个人很喜欢这篇文章,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喜欢的。下面就请大家把这篇文章默读一遍。

 

生:(默读《幸福的颜色》)

师: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讨论这篇文章。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讨论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断。

投影:

1、蓝天被白云衬托得愈加高远;雁声阵阵,向着遥远的南方渐行渐远;山岭、四野被秋风吹拂得愈加斑斓;溪流映射着阳光,泛着细碎的金色;稻浪翻滚,传递着收获的喜悦。

2、过了一会儿,我听到金老师向我走来,我更加忐忑不安,一颗心快速地跳着,金老师轻轻地把我抱到她的座位上,我感到手里突然沉甸甸的,我轻轻地睁开眼,看到金老师善意地微笑着。打开手掌,一颗大大的沙果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里,仿佛也在向我善意地微笑。一刹那间,我看见了幸福!那是红色的,那是善意、关怀、幸福的红色啊!幸福来的那么突然,它突然迅速充满了我的心房,包绕了我。我躺在金老师的怀里,快乐地吃着沙果。沙果很甜,我的心里也有一种甜甜的味道在蔓延着。

3、北方的秋天,在不知不觉间,来了。

 

师:这篇文章之所以得满分,是因为它有很多打动阅卷老师的理由。下面请大家同桌间进行讨论,看看这三段文字中深深打动老师的地方在哪里?

生:(七嘴八舌讨论。)

师:谁第一个来说?这位男同学在对我笑,那就你来吧!

生:写老师的那一小部分很感人。

师:能具体读读哪几句话吗?

生:“金老师轻轻地把我抱到她的座位上,我感到手里突然沉甸甸的,我轻轻地睁开眼,看到金老师善意地微笑着。打开手掌,一颗大大的沙果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里,仿佛也在向我善意地微笑。”

师:请坐。你坐着说,刚才你读的那段话中,最打动你的词语在哪里?

生:善意的微笑。

师:这是对金老师的什么描写呢?

生:表情、神态。

师:这里的神态描写写出了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生:慈爱;和蔼……

师:对,金老师是一位慈爱的老师。这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对人物形象的精雕细刻。

  (教师板书:人物形象

师:还有其他地方吗?

生:“北方的秋天,在不知不觉间,来了。”

师:这一句哪里打动了你呢?

生:“不知不觉”,写出了秋天来得悄无声息。

师:“不知不觉”,这个词语用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向老师最喜欢这句话的那个地方吗?

生:(摇头。)

师:我非常地佩服这位作者,我最喜欢第二个逗号。其实这个地方完全可以不用逗号,但是这个逗号用得好啊!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断了,但我们的语意还连着。就因为有了这个逗号,我们可以有时间积蓄情感、积蓄力量,把后面的“来了”读得更加生动一些,从而突出“我”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师: “北方的秋天,在不知不觉间,来了。”(范读)

师:还有吗?

生:“刹那间,我看见了幸福!那是红色的,那是善意、关怀、幸福的红色啊!幸福来的那么突然,它突然迅速充满了我的心房,包绕了我。”

师:这是一段什么描写?

生:心理描写。

师:这是作者对自己的一段心理描写,也是对人物形象的精雕细刻。刚才有几位同学也提到了这一点,因为文章在这些地方进行了精雕细刻,所以文章显得非常生动,有如睹其人之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自然段,有没有打动阅卷老师的地方?

生:“沙果很甜,我的心里也有一种甜甜的味道在蔓延着。”

师:你对“沙果”情有独钟啊,你还在谈第二个语段。的确,作者借助沙果传递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很好!我们重点看看第一自然段。

生:分号……

师:可能大家一下还没有发现到这段文字的美点。其实第一自然段的语言非常美,你们发现没有?你们的点头印证了这一点。作者在这里很注意遣词造句、修辞润色。我昨天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我将这段文字的形式变化了一下,没有增减一个字,你们一看就会恍然大悟。

投影:蓝天/被白云衬托得/愈加高远/雁声阵阵/向着遥远的南方/渐行渐远/山岭、四野/被秋风/吹拂得愈加斑斓/溪流/映射着阳光/泛着细碎的金色/稻浪翻滚/传递着/收获的喜悦

 

师:大家看看,老师改成了什么?

生:诗。

师:语言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这短文字很有诗意。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诗。)

师:这段文字给整篇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这是作者对语言进行“精雕细刻”地效果。

(板书:语言表达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讲究精雕细刻,凸现了很多亮点。其实在我们同学的习作中也有很多精彩的语段,我这里特选了三个语段,请大家一起来看看。

    投影:

        一下楼,天就嘀嗒嘀嗒地下起雨来,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我竟然忘了带雨伞,正犹豫着是否回家去拿。于是我看了看表,150分了,再回家拿已经来不及了。这时,那个女孩向我迈了一步,有点害羞地说:“我们一起上学吧!”我先是愣了一下,再望望天空,犹豫了一下,对她说:“嗯,好吧!谢谢你!”她只是微微一笑,不知是勉强还是羞涩。于是她轻轻地打开那把小小的伞,撑起来,示意让我靠近,我走了过去……(林舒敏)

师:请林舒敏自己来读一读。

生:没来。不在。

师:不在?没来?好啊,那我就好好地研究这段文字,让林舒敏好得更快一些!请林舒敏的好朋友帮她来读一读。

生:读文段。

师:读得很认真,建议你今后读书的声音尽量大一些。语言文字是有味道的,我们要把它的味道读出来,今后再努力好吗?谢谢你。

师:我想问大家,你们认为向老师可能会喜欢哪一句?

生:“这时,那个女孩向我迈了一步,有点害羞地说:‘我们一起上学吧!’我先是愣了一下,再望望天空,犹豫了一下,对她说:‘嗯,好吧!谢谢你!’她只是微微一笑,不知是勉强还是羞涩。”

师:能具体到哪些词语吗?

生:“微微一笑”、  “羞涩”、  “勉强”

师:那么这些词语是对小女孩的什么进行描写呢?

生:神态描写。

师:说的很对,是神态描写。其实还有几个细节也很精彩:那个女孩向我迈了一步;她轻轻地打开那把小小的伞。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腼腆、善良的小女孩形象。可惜呢,作者不在,往往啊,艺术都是遗憾的。(学生教师笑)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往下看,这个人一定在。(学生笑)张凯,请你来读读你的文章。

张凯读文段:

    来到客厅,我想对他说这些书都很好,可他已经躺在沙发上睡着了,额头上的汗水还来不及擦,桌子上的白开水还冒着热气。这时,我突然发现他头发里有几根“银丝”,银得很刺眼睛。此时的他正香甜地睡着。哎,父亲老了!”

师:最后一句话读得非常好:“哎,父亲老了!”张凯,你认为这个文段里打动我的会是那几句话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突然发现他头发里有几根‘银丝’,银得很刺眼睛”。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句话写出我父亲对我的爱。

师:谢谢你!她很了解我,我确实很喜欢那句话。(教师笑)我还喜欢另外一句话:哎,父亲老了!这个“哎”哎得太好了(教师笑),它把所有的亲情、父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父亲的爱全部都叹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生:齐读。

师:这是对情感上的一种精雕细刻。我还喜欢文中的这两句话:

    “额头上的汗水还来不及擦,桌子上的白开水还冒着热气。父亲很累,体现了父亲为自己的女儿倾尽付出!我们每位同学享受到的父爱都是一样的,因此我希望大家今后要好好地孝敬自己的父母。”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三个语段,是张健哲的。请你给大家读读你的这段文字。

    张健哲:

       “有一节语文早读,大家都在读课文,因为我英语单词记得不熟,所以把英语书放在桌面上,这样可以边看语文边背英语单词。这时,杜老师走了过来,“咚!”他轻轻地踢了一下我的桌脚,我没有理会,以为是撞到了。可是,老师巡视完一周后,又走到我身边,“咚!”又是同样的声音响起,我还是没有把英语书放进去,因为英语老师远比杜老师“恐怖”多了。(教师笑)可能是杜老师看见我的英语书没有放进去,又回来了,“咚”的一声,这下可把我吓坏了,因为我心里有鬼,心虚了,我马上把英语书收了进去,认真地读起课文、背起古诗来!”

师:谢谢。你知道刚才下面的老师为什么笑吗?

张健哲:(微笑不答)

师:那你知道刚才老师们是因为你那句话笑吗?

张健哲:因为英语老师远比杜老师“恐怖”多了。

师:实际上老师很喜欢你这句话,这是一句心理描写,写出了你率真的性格。很真诚,这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但是你又是幸福的,因为你有一位对你们严厉且认真负责的好英语老师。来点掌声送给咱们的英语老师!

师:那么除了这个地方之外,向老师可能还会喜欢你的哪些文字呢?

生:我多次写出了“咚”的声音。

师:你太了解我了,真的!(教师学生笑)我在改作文的时候一个劲地在想,这个孩子的三“咚”写得太好了,这不仅仅是一个拟声词,它给大家展示了一个非常有经验、教育方法很独特的老师形象啊!我很佩服这位杜老师!

师:还有吗?

生:因为我心里有鬼

师:哦,大家对“鬼”情有独钟啊!(学生老师笑)其实这是对自己的一处心理描写。这段文字写得太好了,既有对杜老师的细节描写,也有对自己的心理刻画。

师:(小结)综上所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细节、情感、结构甚至包括表现符号都可以进行精雕细刻,把自己文章的亮点凸现出来!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什么是“精雕细刻”,也感受到了应该在哪些地方可以进行“精雕细刻”,下面我们就来修改修改自己的文章!提到修改文章啊,我们还得向咱们女同胞们学习。你看古今中外,我们女同胞是很讲究修改文章的。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她们先用全新的玉兰油美白系列仔细“揣摩”(作涂抹状,学生教师笑),再用高级唇膏精心润色(作涂唇膏状,师生笑),接着用特制眉笔修改眉题(作描眉状,师生笑),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含糊——非得用手术刀将自己的“单括号”改为“双括号”(做割双眼皮状,师生大笑)。大家看看,这是何等的严肃认真,高度负责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那还真得修改不可。何其芳老师说过:“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看来,这是至理名言啊!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修改自己的文章。

生:(心领神会地修改文章。)

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修改成果。请展示的同学把修改前后的文段读一读,让我们在对比中感受到美的享受。谁第一个来?

1:修改前:

        仿佛是那年春天,我走进了第一间美术教师,五彩斑斓的色彩装点了我快要飞起来的心。我灿烂地笑着,举起画儿向一旁正在谈论的她和老师奔去。

    修改后:

        仿佛是那年春天,我走进了第一间美术教师,五彩斑斓的色彩装点了我快要飞起来的心。我用彩色的蜡笔细细地摩擦着,温暖的粉红色漾起沉淀在纸上的笑脸。我抿着嘴细细刻画,黑黑的头发一缕一缕地缠绕。豆大的汗滴“啪哒啪哒”地响着,随着纸的纤维爬行,开出了一朵朵浅色的花。我顾不上擦它,雀跃起来,大喊:“完成了!完成了!”一旁的同学都向我行注目礼,看见我又脏又花的脸,也不禁“咯咯”笑了起来。我灿烂地笑着,举起画儿向一旁正在谈论的她和老师奔去。画儿像小旗“呼——啦——啦”地迎着风飞扬,唱起了划风之歌。(学生老师鼓掌)

师:太美了!我完全陶醉了!谢谢你给我带来的美的享受。还有吗?

2:修改前:

       小学三年级时一个下午,阳光明媚。但我的心里,焦急、烦躁如乱麻一样交错在一起,我正在考数学。我正被一道数学题缠绕着,始终脱不开身,试卷旁的草稿纸已被我涂得乱七八糟。

   修改后:

        小学三年级时一个下午,阳光明媚。窗外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白云悠悠地浮在天上,树叶在阳光下闪着光,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但我毫无心情欣赏这一切,我的心里,焦急、烦躁如乱麻一样缠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我正在考数学。我正被一道麻烦地数学题缠绕着,始终脱不开身,而且越挣扎越乱。试卷旁的草稿纸已被我涂得乱七八糟,连原本的答案都看不清。(学生老师鼓掌)

师:大家知道我的成功感来源于什么吗?我的成功感来源于我的学生沿着我眺望的方向又大跨了一步。这节课你们让我体会到了强烈的成功感。谢谢你们!

师: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进行到这里。我知道后面还有更精彩的,但现在只能很遗憾地结束这节课。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向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月亮那样光彩照人,就让它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至少要抓住几只萤火虫,把你的文章点亮。“精雕细刻”就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我们今后习作时要多用它,用好它,来凸现自己文章的亮点。(教师板书:凸现文章亮点)谢谢大家,下课!

    (老师学生热烈鼓掌。)

 

教学后记:

这节课我把目标确立为以下两点:1、品读美文,感受文章亮点,并揣摩和总结凸现文章亮点的具体写法;2、通过“精雕细刻”语言表达、人物描写等方面来凸现文章亮点。这两个目标着眼点小,操作性强,而且对于学生作文现状而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通过这节课学生的反映来看目标基本实现。另外,虽然这节课是一节作文评讲课,但我处处注意任何语文课都要体现语文课的特点,要上出“语文味”来,我个人对这一点的落实非常满意。再就是我在整个课堂中没有呆板僵硬的方法指导,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感受,亲身体验,找到精细作文的感觉,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写作意识,从而终身受益。最后我谈谈我的过程评价。我感觉我的过程评价还是比较机智、幽默、具有激励性的,能够很好的衔接课堂环节,推动课堂良性发展。不足:1、语言还不够精炼;2、上大赛课的时间观念还不是很强,没有很好分配好时间;3、课堂中我的部分朗读太随意了一些,没有给学生起很好的示范作用。总而言之,这节课又让我进了一大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