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家庭》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01-06 16:58:19)
标签:
效应教学设计重点 |
分类: 2013-2014小课题 |
【设计意图】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端。我们把评改作文态度的主动性、评改内容的真实性、评改思维的创新性这三个纬度作为学生作文评改的重要指标,切实使作文评改方式多样化,对象多极化,角色主体化,以鼓励学生在学生自主评改、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
【教学目标】
1、开放评改,提高学生的赏析评点作文的能力,发展语言。
2、巩固写人的一般写法,能修改作文,用一件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做游戏:1、出示片段,说课文题目;2、看照片,介绍当时的情景。
一、赏析作文片断——突出人物特点
1、教师导语:同学们,五年多的时间,我们一路走来,点点滴滴已让大家亲如一家人。(出示:我们一家人)上节课,你选择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谁来写的?
你写了谁? (点出:同学、老师、自己)
2、
(1)
猜猜他是谁?(出示王老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板书:人物特点)
你从哪句话里找到的? (板书:动作)
(2)《爱哭的他》(吴敏早)
作者读——你们猜到了吗?作者通过什么来写出这个特点的?(板书:神态)作为同班同学,你想对这位同学说句什么话?相信这位同学听了你们友好的话语,一定会改掉自己爱哭的坏习惯,多一些灿烂的笑容。
(3)《幽默大王》(王子烨)片断
3、总结:三个片断分别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把人物的特点写活了。
二、赏析优秀作文——感悟写法
1、我们班里谁爱打乒乓球?如果洪老师说:谁为运动而狂呢?(张帆)
2、下面,我们跟随小作者去看看为运动而狂的张帆。《他为运动而狂》(听录音)
3、你们为什么认为小作者写得棒呢?
(把特点写出来了)
4、小作者是怎样把顾晨宇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的。他哪里写得最棒?(句子、词语)
板书:
5、张帆是个酷爱运动的男孩,谁还能举出他爱运动的其它事例吗?
请教小作者,你是怎样想到写“打乒乓球”这件小事的?(板书:典型事例)
A 亲身经历,印象深刻;
B 这件事很能反映人物特点)
师:看来,选好典型事例是写好人物特点的关键。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能找准“打乒乓球”这么一件典型的事例中来反映酷爱运动的特点,真了不起。
6、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是不是就没有地方值得修改了呢?(不是)
我们来看看涨帆打乒乓球的场景(四幅图)
再读一读这篇文章,你认为哪里值得修改?(给小作者提提建议)
7、总结:相信这篇文章修改以后会更精彩。
三、赏析修改名言。(补充资料)
1、文章写得好,至少有一半功劳归于修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多在修改上下过功夫。今天陆老师请来了两位名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
2、出示名言:
我国现代文学 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再补充一些鲜活的内容。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终于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光辉灿烂的名著。
3、同学们,看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话想说?(修改作文十分重要)
四、共同评改作文——尝试修改
1、那么我们怎样来修改今天的写人作文呢?我们来看看畅馨怡的文章,好吗?《我们班的吹牛大王》。(学生读作文,同学们仔细听)
2、自我评价
3、这是一篇挺不错的文章,老师也很欣赏,那我们怎样帮助他修改,使文章写得更好,大家一起来帮帮他?
4、给小作者提提修改的建议。
(加上合理的语言、动作突出爱吹牛的特点。)
5、王策你认为你当时做的哪些事可以写进这篇文章?
五、自主修改作文——举一反三
1、读读你的作文,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并进行修改。重点修改作文中的1~2个地方,等会儿我们进行展示交流,开展“修改擂台赛,争当今日修改之星。”
2、把你修改得最精彩得地方读一读,也可以听取同桌的意见。
3、交流:把你刚才修改得最得意的一个地方展示出来,争当评改之星。(3人左右)
(1)告诉大家,你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特点?
2)你原来是怎样写的?读给大家听。
修改以后呢?读一读。
4、总结:短短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五一班评改作文的热情会不会结束。洪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通过评改,写出一篇篇更好的作文。
板书:
人物特点
【课后反思】
作文评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能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愉悦,从深层次上激发写作热情,又能使他们提高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整堂课着重突出了以下几个策略:
1、主体性策略
小学生作文评改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作文评改课从原来的老师包办转为探求灵活多变的评改方式和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评改创造机会和条件。课堂上,安排大量的学生自读自评、小组讨论、互评自改等时间,使每个学生直面评改材料,参与到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评改主动性、积极性。彻底摆脱了传统评讲课的“教师评,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最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
2、开放性策略
(1)评改目标开放。作文评改旨在使学生作文与做人一起进步。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赏析评改作文的能力,更关注其对生活的感悟洞察力,通过评点作文逐步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评改内容开放。传统的教材或脱离生活现实,或内容空洞,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修改兴趣,所以教师便积极成为了教材的开发者。在此同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合作沟通,共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评改材料。
(3)评改方式开放。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在学生多元性地写、开放性地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元性地评,开放性地评,有效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正面激励策略
4、重点突破策略
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评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课堂目标定位明确集中,坚持一课一得。
在欣赏评点作文、合作修改作文、自主修改作文时都围绕此中心展开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学到用,步步递进,努力提高学生的修改效率、修改质量。
评改材料坚持典型性,它是为评改活动提供借鉴的样本范例。选择的评改材料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示范性,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诠释评改目标重点,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效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