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幼张东《丛林的秘密》活动反思
(2013-05-16 21:14:03)分类: 教学反思 |
组织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适合幼儿的作品,绘本的阅读是涉及到幼儿的知识经验、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复杂心里过程。这个绘本的图画艺术性强、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题来自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引起幼儿共鸣的那就是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幼儿能在主动观察的过程中展现心中丰富饱满的形象,体验作品蕴含的教育价值。
这个绘本讲述了: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羡慕别人的情感体验。本绘本 讲述了丽莎看到卡斯波玩帆板的照片非常羡慕,于是她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了一次惊险而奇异的丛林旅行,从而获得他人的羡慕。然而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至关重要: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底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幼儿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完整呈现的阅读。是指从头到尾完整阅读,可分为自由阅读和与教师同步阅读。
自由阅读,采用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独立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师一般在幼儿看完后,会用“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看哪一页”等问题引导幼儿反馈捕捉到的信息,之后教师据此有目的细致地引导幼儿阅读。
与教师同步阅读,采用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对阅读材料获得初步的、整体的印象。
2、部分呈现。教师采用部分呈现阅读的方法。幼儿完整阅读时难以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印象,且故事情节有鲜明的矛盾冲突,前半部分内容是后半部分内容发展的线索时,可以采用部分呈现方式。如绘本《丛林的秘密》,我在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时,先把后半部分“一次惊险而奇异的丛林旅行,这一内容遮住,把前半部分导入内容引导幼儿先行阅读。通过部分呈现的方式突出故事情节的奇思妙想。
提问不仅能启发幼儿的思维活跃活动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理解绘本作品,我们通过多次不断尝试实践总结认为教师在活动中的提问技能采用开放性提问。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提问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如绘本《丛林的秘密》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幼儿引用句式“。。。。。。要。。。。。。,还要。。。。。。”设计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何到的丛林?住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和睦相处的?教师巧妙地利用了抛接球的开放性提问带动幼儿积极的思维与表述。与幼儿讨论丽莎丛林历险中哪一段最惊险?因此对绘本阅读活动来说有效的提问可以使整个活动体现出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效的提问也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整合式的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这个动态系统加强了孩子与阅读环境的相互作用,促使幼儿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阅读加工者和学习者,特别是这个绘本当语言和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其他领域相整合,绘本的审美意味就更浓了,教育效果更为突出了。通过让孩子了解了故事中出现的动物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使幼儿知道善待动物,要和动物做朋友,友好相处树立保护动物的环保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