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7-06-25 13:41:02)
标签:

教育

《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瓦庙镇中心学校   成华珍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词析句、发挥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提升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的第一篇课文。文中描绘了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盲女孩安静穿梭在花丛中。她竟然拢住了一只蝴蝶。许久,她张开手指,放飞蝴蝶,同时,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她用心看到了蝴蝶飞翔的姿态,用心感受到了美丽的春光。作者被这样一幅画面深深触动,她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感悟这份深奥、含蓄的哲理确实有一定难度。那就需要通过反复的品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走入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通过换位方式(自己就是安静)去想象探究也就能达到对课文中哲理的感悟了。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流畅、浓郁、流连”等词语,并能正确拼读“悄然、划过、曲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悟重点句子,感悟奇迹,感受盲童安静神奇的灵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悟重点句子,感悟奇迹,感受盲童安静神奇的灵性。

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景,触摸角色

    1、导入:同学们,现在正值春季,百花盛开、鸟语花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属于春天的气息。

    2、出示图片:你看见了什么?(板书“春天”)

    师小结:是呀,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每天都用眼睛感受着光明,可就有这么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看不见湛蓝的天空,看不见清澈的湖水,更看不见芬芳的花儿,他们是谁?(板书“盲”)

他们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对于他们,我们担心、忧虑,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呢?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安静,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她是怎样去感受春天的呢?

3、师板书完整课题,生跟随书空。(了解“触摸”的意思,用动作展示)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思考课文内容。

     2、PPT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识记、文中运用后齐读。范写个别生字(生提出)。

3、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生发言)

      师总结:的确,盲女孩安静的神奇在文中随处可见,她做到了一个明眼人所能做到的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安静所创造的就是什么?(板书“奇迹”)

    三、二读课文,感悟奇迹(PPT预设了问题)

    1、PPT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师:如果把这句话改一改,你再读一读,体会有什么不一样。

      安静的手指合拢,拢住了那只蝴蝶,是一个奇迹!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预设):

    生: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几个词,写得更具体。

    师:说得很好,能根据词语说得更具体吗?

    生:“悄然”写出了盲女孩拢蝴蝶时动作很轻,“竟然”说明这太出乎人的意料了,“真”表达出作者觉得非常神奇的心情。

    2、生自由联系读这一句。指名读、生评价、小组读,全班读。

师:是啊,太不可思议了,安静竟拢住了一只蝴蝶,她的手指悄然合拢,用触摸去感受蝴蝶五彩斑斓的翅膀,让我们也体验一下安静的感受,同学们静静的,在静静的,伸出手随着安静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一起去想象、体验……

    3、配乐朗读第4自然段

    师: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的心情很激动。

    生:一个活生生的蝴蝶正在安静的手中扑腾,她一定很惊讶。

    师: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真是一个奇迹,盲女孩自己认为是个奇迹吗?

    生:她自己也认为是个奇迹。

    4、理解“惊讶”,想象画面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我从“惊讶”一词知道的。

    师: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很会读书。

    师:在这神奇的瞬间,安静的心里会闪现怎样的画面,她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前后桌相会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一说?

    1:她会想“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呢?”

    2:她会想“春天多美呀,不但有花香、花朵,还有可爱的蝴蝶。”

    3:她会想:这是真的吗?我竟然抓住了一只会飞的蝴蝶。

    师小结:是呀,如果让你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拢住蝴蝶吗?我也不能!那为什么偏偏安静就能拢住了呢?课文中哪些句子正悄悄地告诉你原因呢?(训练想象的研究)

 四、三读课文,感悟灵性

      1、默读课文,安静为什么能拢住蝴蝶,划出相关的句子。

      2、全班交流,出示句子: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师:有个词叫流连忘返,是什么让她流连忘返呢?(花香)是啊,对于花香,安静太熟悉了。

师引导反复读这句话:春天来了,小区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也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生读)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身陷这么美丽的春天,她流连的仅仅是花香吗?(清脆的鸟鸣声、泥土的芬芳……)这一切都让安静如此流连,以至于——(生读)这个小女孩,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4、从“流连”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孩?(板书“热爱春天”)

          这种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赋予她神奇的灵性。

     5、引读重点句子。

         师:正是有了这份神奇的灵性,她整天——

     (生读:她整天在花丛中穿梭,走得那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灵性,在花香的引导下——

     (生读: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双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灵性,睁着眼睛的蝴蝶——

     (生读:睁着眼睛的蝴蝶竟然被这个盲女孩拢住了。)

五、激发感动,书写感想

      1、出示第5自然段,师范读第5自然段。

  师: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我静静地…

  2、生齐读第5自然段

   师:看着安静,作者深深地感动着,老师深深地感动着,我相信你们也深深地感动着,请拿起手中的笔,把你心中感动的话写下来。

  3、生交流。

    师:虽然安静是盲童,但是她的内心世界却并非一片黑暗。正像海伦凯勒所说:“世界上除了用眼睛去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世界,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4、总结升华:同学们,与其说安静在触摸蝴蝶,不如说她是在触摸春天。 下节课,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安静,去倾听她给我们创造的另一个春天。

六、练习。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把自己写的感想分享给同学听听。

 

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安静    ————————奇迹

                                            热爱春天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瓦庙镇中心学校   成华珍

     《触摸春天》是一篇短小精悍而蕴涵着深刻道理的美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捧读课文,心绪不禁随着盲童安静一起在春光烂漫中穿梭,感受着大自然和生命的美丽,体验着安静所诠释的生命的权利。课堂中,随着孩子一起品味美文、体味哲理,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学本课时,我以感受安静的“奇迹”为主线,贯穿课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悟描写安静动作、神态的句子。在初步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理解安静的内心世界。如“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从这里切入,让学生换位思考(此时此刻自己就是盲女孩安静),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说说安静的心里话。从而内化对文章的感悟。

然而,一节课下来,发现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

    1、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课文语言优美,但是哲理深刻,学生体会起来有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了教师“越位”,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在教学中,如能多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感悟,可能学生会说出更有生活情趣的语言,课堂生成会更有深度。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自主是一对彼消此长的矛盾体,预设的过多过死,学生的自主就会受到约束。而教学的有效进行又是教师的预设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矛盾运动过程,二者缺一不可。而我则霸占了学生的阅读和深度思考、发挥想象的时间,总是怕学生不懂加之以点拨。

 总体来说,要想上好一节课还需多下功夫钻教材、析学情、思方法,多向同行请教,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