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上不了70分?一定是这个模块没学好!
(2019-08-07 13:36:07)
标签:
教育 |
2017年毕业,参加过17年国考,行测59分,2017上半年开始巡考,天津行测63,河北行测67,山东行测71,国考行测67,天津市考行测75。在备考的时候发现很多考公的同学对数量这一部分比较迷茫,虽然我也不是什么数量大神也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点复习做题的经验~
数量一定不要放弃
考公届经常流传着这句话:得行测者得天下。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是很对的,当然这也是在申论不拖后腿的前提下。
如果你的行测可以考到75甚至80的时候,那么对于申论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比如我在多次公考的时候发现我的申论和第一名是差不多的甚至更好,但是行测总是要差近10分,这样是不能进面试的更不能考第一了。
所以行测是非常重要的,而数量,我认为是决定你的行测能否上75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为在我之前多次公考中我一般都会放弃数量和常识,所以行测分数总是稳定在66、67,今年联考时我发现了数量的重要性,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专心攻克数量,在联考时终于考到了75分。
如果言语、判断、资料的学习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的话,那么一定要从数量上要分!
打败数量小怪兽,先要有必胜的信心
有些同学,尤其是文科生对于数量一般是比较恐惧的,觉得自己做不出来,实际上很多数量的题目就是小学奥数的水平。而我们公考的同学起码都是本科毕业了,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而且很多数量的题目,都是可以直接套用公式或者是需要中小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那么我相信数量对于我们考生一定不会是行测的障碍,而是拿手的部分。
学习数量要打好基础不要迷信秒杀技
很多同学过于迷信秒杀技,很多的时候他们对于数量各部分的基础知识都不太了解,盲目的使用倍数因子这种秒杀技,不仅不能提高正确率,还会使人走进盲目秒杀的怪圈,可能越做越错。
我认为各种秒杀技的使用都是在打好数量基础,做了无数真题的大前提下的,所以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把每一种题型的解法记住,每一个公式都要熟练的使用,能够举一反三的使用。
并且老师讲完一种题型后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一定要练!
数量的练习一定不能停
在课前就要预习尽自己所能去思考,即便用的办法很傻很笨,但是也要去做,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方法写在旁边。
等老师上课讲解后,要把老师的方法记下来,并且通过对这部分模块不断刷题的方式来把老师的方法和思维进行消化。纵横也有app题库,那么课后,同学们可以在app中每天给自己布置模块来进行练习。
我个人在攻克数量的阶段中,每天会做50到60道的数量题,如果你的其他模块水平还不够稳定的话,每天起码也要有15到20个题目的练习量
一开始可以分题型模块来练习,对于每个部分的公式和解题方式熟练之后,就要进行一个随机的练习了,在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和培养运用技巧的敏感度,来提升自己做题的速度。
考场上要有的放矢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我们的数量关系的水平也有了一定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板。
比如我因为是文科生,所以排列组合对我来说是个弱项,那么考场上我会优先做一些我平时做的准确率高、速度快的题目,排列组合我会放在全部题目全部涂卡完毕以后来看看这个题目难不难,如果不难的话那会很快做出来,如果很难,有时间的话就会试着做做,没时间就直接放弃。
在实际考试中,数量有的题目会比较难,千万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直接过。
联考时我就犯了这个错误,因为我的做题顺序是资料、数量、判断、常识、言语,我一开始在数量上浪费的时间有点多,导致我有五个左右的言语题目都没有太长的时间思考,也希望大家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遇到不会的一定过,但是会的题目一定要拿分。
细心!细心!细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细心不仅对资料分析很重要,对数量也非常的重要。比如说在周期问题中隔几天和每几天的差别就是是否要加1的问题,对整个运算的影响也是很巨大的。
并且在运算中可以运用尾数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一定要细心认真的读题目,认真的看选项。
经验帖只能给同学们一个大概的学习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自己多反思多思考多提问,才能更好地了解到数学的魅力,才能打败数量小怪兽,把行测的成绩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纵横公考国考督学班佳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