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货物装载加固安全,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2013-11-22 20:03:10)随着铁路大面积提速调图实施,给装载加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货运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基严峻形势,进一步规范新体制下货运安全管理,深入开展货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科学规范作业流程控制,实施作业流程精细化管理,实现货运安全管理创新,努力增运增收,规范车站货运营业管理,提高保价、装卸工作质量,全面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实现货运安全现代化的提升,为全面实现经营业绩考核优秀做出新的贡献。
我站是一个办理货运业务的综合性货运站,发送的货物品类复杂,尤其“三重一超”的货物占比重较大,而且要求装载加固技术含量高,如:路料运输有水泥轨枕、电气化电杆等,集重、偏重易旋转窜动的货物有军用设备、带钢、电缆、大型变压器等,敞车装载超车帮货物有玉米运输,稍有不慎,就可能在运输途中发生问题,直接影响运输安全。
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及我站实际运输情况,如何搞好装载加固工作,是确保货物运输安全的关键。
一、当前货物装载加固存在的问题
1、装载加固定型方案
(1)数量不足。目前铁路运输中需要使用装载加固方案进行装车的货物日益增多,而我国铁路已制定的装载加固方案运不能适应货物装载加固工作的需要,《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简称《加规》)附件一:装载加固定型方案(以下简称定型方案)中所列方案仅一千多种,而需要运输的货物多达上万种。
(2)装载加固方案的审批周期长。不能按定型方案运输的货物需要重新制定方案,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分别由铁道部、铁路局及站段3个级别审核批复后方能执行,此批复过程时间长,而目前大多货主在托运货物时,要求能迅速将货物运送到站,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3)制定方案的单位和人员匮乏。装载加固方案的制定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对铁路车辆的参数有详细的了解,根据货物的形状、重量、特性和货主的需求以及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受力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装载加固方案,但是,能进行装载加固方案制定的单位和人员较少,目前,站段及路局这方面的人员也相对匮乏,远远不能满足货物运输的需要。
2、超载
超载是货运装载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安全隐患,主要发生在重质散堆装货物运输中,该类问题对铁路运输组织、效益及安全的影响也是最为普遍的,对安全影响主要有:
(1)货车的标记载重量是根据车辆的构造及金属材料强度计算确定的,频繁的超载对车辆的结构及材质会造成严重损害。货车长期处在超载运输的条件下,其受力构件的应力达到和趋近疲劳强度极限时,会突发严重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铁路整车货物运输在达到满载时,是以货车标记载重作为计算运费的依据,发生超载时运费漏收,铁路的经济效益相应流失。
3、偏载偏重
偏载和偏重是针对货物装车后,货物总重心偏离车辆纵横中心线交叉点的距离来判定的,主要依据是《加规》第十一条。从货物品类看,钢材类货物发生此类问题较多。
在某种意义,偏载比超载更可怕,它在列车通过曲线时会造成车轮悬浮爬轨而导致车辆脱线甚至颠覆,列车在通过曲线时,根据线路标定的外轨超高,列车应该有一个允许通过速度,但这种允许通过速度的前提是列车的每个轮对承受的货物重量在静态条件下应该均衡,由于货物偏载偏重,所以,车辆两台车或两侧的轮对所承受的重量值就不均衡,在通过曲线时,负重较小的车轮就极易发生悬浮或爬轨现象,最终造成列车脱线或颠覆的恶性行车事故。
4、加固材料不合格
《加规》对各种加固材料都有要求,路局对此也有相应补充,并对用量大的加固材料指定了通过认证的生产点,但仍有使用不合格加固材料现象。
在长大笨重货物的装载加固作业中,本应根据《加规》附件进行计算后得出所需加固材料的规格、强度及数量,由于加固材料的材质强度不合格,达不到理论计算要求的应有强度,从而失效造成整个加固体系的破坏,最终造成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位移、窜动或坠落而酿成事故。
超车帮货物使用不合格的绳网,在列车运行中可能松脱,焦炭车使用不合格的竹围边,则有可能外涨造成焦炭撤落,若正好在高速段与客车会车,最高会车速度370km/h的情况下后果不可估量。
5、加固强度不足
主要是指在长大货物装载加固过程中,由于指导作业的有关人员对规章的理解学习不够,不能对货物装车后在车辆上的受力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造成货物实际的装载加固强度不足以克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力的作用,如非对称拉牵加固按对称拉牵加固处理,因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力过大造成加固体系的破坏,最终造成偏载、偏重而酿成事故。
6、调车冲撞对货物装载加因的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曾做过技术测试,车辆连挂速度每增加1km/h,车内货物受到的冲击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定型的装载加固方案是在规章规定的正常条件下通过力值计算而制定的,所能克服的纵、横向惯性力无法抵挡违章超速连挂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而超速连挂有可能发生货物移动、坠落、加固材料变形、绷断等现象。
7、换装整理方面问题
《管规》规定:货物换装整理所需的加固材料,在换装站以成本列支,由于铁路责任发生的货物整理费由整理站列支,车站为降低运输成本,往往降低换装力度和质量。
8、超限和超高
货物装车完毕后,在线路上正常运行时,都要满足有关限界的要求,超出不同的限界要按照不同的列车运行条件来组织运输。如果装车完毕后,未能对重车的现有限界及重车重心高有一个准确的判定,那么,如果重车超限,在运行过程中就容易和相邻线路的机车车辆或有关行车设备发生碰撞而造成行车事故,如果重车重心高超高,在通过曲线时就会发生因不满足车辆通过曲线的技术条件而造成脱线的行车事故。
二、造成隐患的原因
1、规章制度不完善
(1)定型方案审批时间长,制定方案人员、单位匮乏。
(2)根据《货规》规定,在整车货物运输时由托运人确定发送货物的实际重量,给超载创造条件。
2、计量设备落后
如散堆装货物采用测密度、量尺划线确定重量,使得从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造成从装车开始就埋下事故隐患。
3、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和目前市场规划的滞后,使得个别发货人为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不择手段地进行超载,对加固材料进行偷工减料,以获得非法经济效益。
4、人员因素的影响
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货运员普遍存在技术业务素质及责任心问题,有很多的装载事故隐患,不是由于货运员不懂就是因为责任心不到位造成的。
三、改进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尤其是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确实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证不因货运装载安全给整个铁路运输安全带来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按方案装车
(1)除铁路已有的装载加固定型方案外,建立开放的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资源共享。对各局的补充方案以及经审核批复、检验符合《加规》要求的方案,统一保存于网上,各站段承运货物时,可在网上查找有无经批复的该种货物装载加固方案,下载后直接按方案执行,实现方案的共享,以利站段及时组织运输。
(2)加强对从事装载加固工作的人员培训和后备人才培养。铁路装载加固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有一定技术和文化素质,否则,再好的装载加固方案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当前,站段从事装载加固工作的人员急需得到进一步的技术业务培训,以适应提速后货物运输的需要。
2、完善相关的货运规章
(1)《货规》规定,整车货物的重量由托运人确定,建议修改为“铁路有轨道衡的车站,以铁路确定为为主”,我站就应充分利用轨道衡,对非标准袋及散装整车货物做到车车过衡,防止超载。
(2)对换装整理产生的费用,除去可以清算的,可单独列出,路局不予考核,消除换装整理站的顾虑,保证安全。
3、提高货车检修质量,提供配件完好的车辆。
全路目前运行的货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车辆部件缺失,极不适合提速后的上线运行,建议车辆部门提高货车检修质量,配齐零部件。
4、明确制定一些相关工种作业办法
无论平面调车还是驼峰调车,都可能由于调速不当而产生超速连挂,造成车内货物的窜动位移或加固松动等问题,因此,除制定控制超速连挂外,应制定相关作业办法,如出现超速连挂问题时,货检人员须对货物装载加固状况进行检查测定,要明确货运与装卸,货运与行车结合部的交接作业办法。
5、加强设备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用在铁路货运装载安全上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加大对计量、安全监测设备的投入,也是提高铁路运输效益的有效手段。
6、明确承运人与托运人各自的义务和责任
《安全生产法》已颁布实施,安全立法工作日臻完善,因此,必须增加法制观念,明确承运人与托运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事故之后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向广大货主做宣传,货物的承运人、托运人、代理人都必须依法办事,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7、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段,人员管理总是最关键的,货运员技术业务素质的好坏,是否有敬业的责任心,是直接关系到有关安全措施能否落实到位的基础,因此,必须认真搞好货运员技术业务培训工作,要求现场人员做到:
(1)装车前,认真检查车辆,禁止使用技术状态不良(尤其是车地板,车门、车窗等)的货车,对车体、车门、车窗等配件损坏的货车,须由铁路车辆部门按照技术标准维修完好后方可使用。严禁棚车、敞车中门部件缺失和敞车搭扣缺失以及车门存在脱落隐患的货车上线运行。
(2)严格按装载加固方安装车,对敞车装载的玉米等货物,一律采用上封网,蓬布苫盖严格按二拆法,绳索捆绑及余尾部分符合要求,并采用绳卡固定。
(3)装车后认真检查车门捆绑等合格后,方可放行。
8、影像资料留存:
对每次装卸作业完了的车辆,认真检查装载加固、车门捆绑等符合上线要求后,按规定留好影像资料备查。
目前安全问题提升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安全是提升效益的前提,只有保证了运行安全,保证了承运人和托运人的利益,才能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路风建设,用实际行动维护“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使我们的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