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粉笔字
(2013-12-23 17:34:59)
标签:
顶岗生物宁晋六中袁浩书法 |
分类: 宁晋六中·七中:8人★ |
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因为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一手好的粉笔字,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好的印象。除了教师的分析讲解,举止表情以外,板书的优劣往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写好粉笔字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粉笔字写好了,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相反,则会给学生不好的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望。因此,教师应努力练好粉笔字。
可以说,工整、漂亮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写好粉笔字,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种专业基本功。如何写好粉笔字显得尤为重要。
我根据这半年来的顶岗实习,把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粉笔字知识做了大量的编辑修改,发在这里,希望大家看到后可以作为参考。
粉笔书法又称板书,即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汉字的艺术。粉笔是硬笔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笔体不坚固,易折断;笔迹不均匀,时粗时细(但是可以控制)。加上主要是用于在黑板上写字,因而形成了比较独特的书写方法。
粉笔书法被广泛地运用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种类的书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教师板书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还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书写水平。事实证明,多数学生的书法水平乃至书写的态度、习惯、风格等,都是从教师的课堂板书那里摹仿得来的。教师的板书水平高,其学生的书法水平就普遍较高,相反,板书水平低的教师则贻害一片。所以,写好粉笔字是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其次,粉笔书法又是人们日常进行思想文化宣传的主要手段之一。黑板报是各机关、学校、单位不可缺少的宣传阵地,只有把粉笔字写得整齐美观,人们才乐于去看,才能看得明白,从而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一、粉笔字的书写姿势
写粉笔字的姿势,主要是采用“面壁立势”,即面对直立的板面站着书写。由于黑板一般是固定不动的,因此书写过程中两脚要不断换步、平移,同时随着书写过程变化或踮脚、或直立,或屈膝,一般写在视平线上下,要让前后左右的学生都能看见,收到良好的效果。身体与板面的距离不宜大远或大近,以手臂书写自如为宜。太近,会影响视线,造成行列歪斜;太远,手臂乏力,接触不着黑板面,致使身体前倾失去重心,从而影响书写效果。执笔的右手臂也不应伸直,宜弯屈,以保证最大的挥运空间。
书写时要注意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课堂教学中书写粉笔字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性。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也是做写粉笔字的表演。学生不但要模仿教师的字,也要模仿教师写字的姿势。所以,教师不但要能写一手好字,还应注意自己的姿势要优美大方,处处为人师表。绝不可以随随便便,胡写乱画。
2、灵活性。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有时让学生直接观看书写过程,这时,要求身不挡字。写字姿势要灵活调整,并保持身态的大方。
3、变动性。黑板版面大,书写范围广,需要及时移动身体,变换姿势。
4、间歇性。即边讲边写,而不是一气呵成。(重点笔画的书写,就是要停下来让学生看清楚)
二、
粉笔形体短小,质地松,容易断。由于这个特点,加上黑板摆放的特殊性,粉笔字执笔法与毛笔字、钢笔字都不相同。正确的方法是:粉笔笔身既不垂直,也不斜靠在虎口里,而是握在手心中,全靠手指捏笔。用拇指和中指的第一节指肚对捏粉笔,食指指尖在上方压笔,力点在同一圆周上。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卷曲与中指并列。手掌空虚,指节外凸,虎口呈椭圆形,屈伸灵活。捏近笔头,避免折断。笔身与板面成30度夹角为宜。粉笔的执笔方法不同于其他的硬笔。粉笔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1)按。用拇指指肚按在粉笔的左内侧,由内向外用力。(2)压。用食指指肚压在粉笔的右上侧,与拇指相对,二者互相配合捏住粉笔。(3)抵。用中指第一节的上侧面抵在粉笔下侧,无名指和小指则自然的轻贴在中指上。(4)执笔的位置通常在距笔头1cm处。前端不能留长,留长极易折断,后端的粉笔均包在掌心之内。(5)粉笔自然向右下倾斜,与黑板成40
三、
写好粉笔字,结字是关键,笔画是基础。要写好笔画,首先要明确怎样的笔画是好的笔画。一般地说,好的笔画应遒劲有力,气血连贯,顾盼呼应。要写出如此丰富多彩、生动多变的笔画,就要靠运用多种正确的运笔方法,但是平拖硬拉画出僵直呆板的线条是不行的。
不论使用什么笔书写汉字,总是离不开经过长期总结具有优良传统的毛笔运笔法的。粉笔字与钢笔字同属硬笔,运笔方法与技巧也基本相同。学好了毛笔字和钢笔字的运笔方法,也就为学好粉笔字运笔方法打下了基础。
1、要写出有强有弱、有实有虚、有粗有细、飘逸轻松的不同的笔画,就要调整好用力的大小,控制好上下的起落运动,微妙的提按粉笔,不能平均用力。
2、要写出流畅、稳健、有刚有柔的笔画,就要控制好运笔的缓急,行笔要有快慢之别,不能匀速运笔。
3、黑板是竖立着的,粉笔比钢笔粗,只能写大字,运笔就不能只靠手腕和手掌,而主要靠臂肘腕的连动。要写出有俯有仰、有曲有直、有长有短的不同笔画,就要靠臂肘腕的灵活转动和紧密配合,巧妙地进行多方向的提按摆动。单靠上下或左右的死拉硬拖是远远不够的。
4、粉笔酥软,容易磨损,书写触板圆头会立即磨平。如果不转动粉笔体,写出的字只能粗扁软弱。要写出刚健清新、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粗或细的笔画,就要学会捻转粉笔体,调整笔头,还要善于使用粉笔头的斜面和棱角。
粉笔运笔贵用锋,粉笔头的棱角也是锋。要追求变化多姿的笔画,就要变换运笔用锋法。
1、起笔可顺锋,可侧锋,可搭锋。
顺锋。就是顺着笔画的走向直接由轻渐重地边落边行。
侧锋。就是横侧势起笔,先将笔头斜向右下方落笔,然后转换方向行笔。
搭锋。顺着笔画间的过渡而搭笔取势,以钩挑显示连贯。写行草多采用搭锋法。
2、行笔中的按笔、提笔、转笔、折笔。
按笔。行笔时,把笔往下按,用力渐大,使线条由细变粗。
提笔。行笔时,把笔逐渐往上提,用力渐小,使线条由粗变细。
转笔。书写时使粉笔体逐渐改变方向,像车拐弯一样,形成一定的弧度,力度、速度较均匀。
折笔。笔画间突然改变方向,形成棱角,折处略驻稍顿,但干净利索,不能扭挫、复杂化。
3、收笔或用出锋,或用回锋,或用钩锋。
出锋。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沿着行进方向逐渐提笔离开黑板。
回锋。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按笔,然后向反方向退回提笔,不露痕迹。
钩锋。行笔至笔画的尾端,然后朝着下一笔画的首端提笔带出钩来。行草字常用此法。
粉笔弹性不强,因而要表现笔画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和鲜明的节奏比较困难。所以,除用力变化以外,就要巧妙地使用粉笔所独有的运笔方法——转笔和翘笔。
转笔。粉笔在书写中极易磨损,为了使粉笔能写出较细的笔画,就要把粉笔转动一下,用磨出的棱角再来书写。转动粉笔的方法,一是用手指捻动粉笔,二是转腕变换粉笔的摩擦面。
翘笔。就是在行笔中,变化笔与板面的角度,翘起触板面的一侧,使触板笔面由一个圆面变成部分圆面。像月亮由圆到缺,触板面由大到小,笔面线条便由粗变细。
四、版面安排
粉笔字主要用于课堂教学,因而其版面安排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而定,比较灵活多样,总的说来以整洁、条理为原则。通常,板书内容分为正板书和副板书,正板书居左居中,副板书写在黑板的右边,有主有次,一目了然。板书字不要写得过大或过小。字形太大,浪费板面,写不了多少字黑板就满了,就得将先写的字擦掉,而有些内容却是不能擦掉的,这就造成了困难;写得过小,学生看不清楚,等于没有写。其字形的大小,应以教室里坐在最后排的学生看得清楚为好。
黑板板书,尤其是正板书,一般采用横式,布白应注意字距小于行距,字距为半个字宽,行距则一般以一字高为宜,天地左右两边还要留出适当的空白来,不要太靠边写。这样写出来的字,行列有序,经纬分明,使人一目了然。切忌字距时疏时密,行距时窄时宽,或字行歪斜,上爬或下滑,从而影响板面的整齐美观。
一开始在黑板上写字,很容易发生字行上爬或下滑的现象,造成字行歪斜。怎样纠正这个毛病呢?方法有两条:①要写好第一行。在写第一行字时,要时刻注意保持字行与黑板上沿边线的距离均等。要左顾右盼、上下照应,这样字行就容易写得平直整齐了。(实在不行上课前简单做一下标记,然后轻轻擦掉,自己能看见就好。)②不要写过长的字行。设计板面时,可先大约地把长方形的黑板分成左右两部分或左中右三部分,这样,黑板的左右距离缩短了,容易掌握写得平直,还可以避免来回走动的麻烦。初学时,写会儿后,退立远处,观察对比,分析研究,扬长避短,不断提高。
另外,粉笔字笔画是手写,不是印刷,形态可能会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人写同一笔画也会有差异的。
粉笔字书写要优美灵动,有起有落,切忌"龙飞凤舞",杂乱无章。总之,粉笔字是帮助教师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所以行书应写得活泼而守规矩,不要让人眼花缭乱。
至于不同笔画或者偏旁的写法,请自行寻找字帖临摹。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啦,如果你愿意请我吃饭,我也愿意手把手的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