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磁州窑釉下彩绘童子献寿桃纹花瓶

标签:
收藏文化 |
宋代磁州窑釉下彩绘童子献寿桃纹花瓶,高23Cm,口径9.3Cm,足径7.5Cm。器型古雅,彩绘精绝,无脱釉现象,品相完美。
瓶主体釉下彩绘一位肩背寿桃的童子,童子健康,活泼,热情,端庄。寿桃新鲜,硕大。背面以极为漂亮的楷书题: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书法气势开张,笔划匀称流畅,意境雄强豪迈。
资料载: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即用毛笔醮釉料在胎体上绘制花纹。这时期的纹饰题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大部分是来源于民间生活,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故事,生动亲切,情趣浓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观念。布局上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画面既简洁又生动。动物纹、人物纹及常见的婴戏图纹画意格调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绘,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童子献寿,踢蹴球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情趣盎然。
磁州窑还大量题写诗文做器物的装饰,这种装饰风格最初始于唐代长沙窑,而磁州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前一篇:春秋和田白玉双龙首璜
后一篇:汉代和田黄玉蒲纹夔龙纹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