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案例教学问卷调查报告
(2018-05-05 11:20:03)
标签:
365教师教育 |
我校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案例教学问卷调查报告
我们在我校七至八年级就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认识,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案例应用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现实教学中的道德与法治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看法,分析现状,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案例教学的策略。
调查说明:
1、调查对象:
2、问卷内容:本次调查内容有两大板块组成:一部分是选择题,另一部分是涉及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考问答题。同时,由于采用不记名单独填写的方式,学生的意愿表达应有较强的真实性。
3、问卷发放:本次问卷采用匿名调查,要求学生独立、客观的回答,当场答卷,当场收取。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的10道题,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在学生们中,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当我们把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作任务来完成时,就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厌倦的情绪。我们猜想其根源也许是这部分学生没有从道德与法治老师那儿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塑造心灵美的光辉,没有从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得到分数以外的更多“实惠”。当然,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是喜欢本门课程的,因为他们已经能从自身成长的角度来认识道德与法治学习,这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深感慰藉的。从问卷情况来看,学生渴望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希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心理特征,渴望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激发。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案例在课堂中应用的现状: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小组讨论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上课时会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且对每节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认为生活化案例教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思品课堂相比,能让自己更有效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大部分的学生觉得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利用生活化案例进行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达成学习目标。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都是教学第一线的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功劳。只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在忠实于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课堂趣味性,学生就会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就会全身心投入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来。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多多使用PPT,视频,动画、歌曲、电脑,投影等现代教学设施,这是学生形象地展现意境的渴望,希望老师由浅入深的设计问题,并且允许学生不拘形式的回答问题,喜欢那些有动感表现力,能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主题,喜欢有幽默、风趣、知识面广、民主、与学生关系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喜欢活泼灵动,轻松的道德与法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