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之仁寿殿(18)

(2015-06-12 19:39:39)
标签:

文化

颐和园之仁寿殿(18

 

九、屏障区

     仁寿殿是宫廷政治活动区的中心。仁寿殿以西是帝后生活区,仁寿殿以北是德和园大戏楼,仁寿殿以南是园林区。按皇家规制,政治活动区与帝后生活区、必须隔离开,以严格区分内外之别。这当然是必要的,别说是在皇宫大内啦,就连普通百姓家的四合院,还有大门、二门的设置呢。男人的活动一般都在大门以里,二门以外。女眷活动都在二门以里。所以古代女子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之说。皇帝办公和生活的地方更应该隔离开啦。

要隔离,砌墙设门,固然是最好的办法。但颐和园毕竟不是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心,而是供皇帝游乐的皇家花园。要是砌上一堵墙,显得呆板,有失御园的美感。如果不加以屏障,又不符合皇家的规制。故此,高明的造园艺术家们,就用假山、叠石、花坛来代替墙垣,把帝后生活区和宫廷政治活动区隔开。使得空间既隔离又通透,不但做到了隔离,还增加了许多园林气氛。

当游人走过仁寿殿,不是花坛阻隔,就是假山挡路,不禁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以为仁寿殿以西就没有什么景色了。可是当你从仁寿殿南侧曲折穿过假山叠石造成的曲径,来到玉澜堂时,眼前豁然开朗,浩瀚的昆明湖连同玉泉山宝塔尽收眼底,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就在眼前,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欲放先收”、“欲扬先抑”造景手法的典型运用。

下图是卫星扫描地图,真实的体现仁寿殿周围地形。大蓝框内,中间是仁寿殿,仁寿殿北面是高大的北国花台,作为北面的屏障;仁寿殿的西面是叠石假山和松柏,作为西面的屏障;仁寿殿南面是高大的南国花台,作为南面的屏障。把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严格的分开。

 

《图一》卫星扫描地图

 

 http://s11/mw690/003Cf2AHzy6UlNzj5uq2a&690

北国花台高大宽阔,下一层种满华贵的牡丹,上一层是苍松翠柏。使游人不能直接看到德和园大戏楼的正门。绕过北国花台才来到德和园大戏楼的正门前。这里也不过是一块很小的空地。空地西面数十步就是玉澜堂高大的东院墙,北面是德和园大戏楼的南院墙,南面是仁寿殿的东山墙。游人走到这里,似乎走到了园林的尽头。但你稍加留意,会发现在玉澜堂高大的院墙下,有一条很窄的夹道,向北一直通往宜芸馆后院、廊桥、直抵万寿山下。精明的造园艺术家们,如此的屏障设计,既起到了隔离的目的,又增加了园林气氛,还满足了游人的探奇的心理。真是妙不可言。

《图二》北国花台。绕过北国花台是德和园大戏楼正门及门前空地

 

 http://s6/mw690/003Cf2AHzy6UlNYNZUF05&690

《图三》大戏楼的正门,右侧是北国花台,左侧是一小块空地

http://s11/mw690/003Cf2AHzy6UlOpzRfcfa&690

 

下《图》是大戏楼左侧的空地,游人走到这里以为是山穷水尽。其实留意看,两房之间有一个很窄的夹道,向北直通万寿山下。

《图四》大戏楼左侧空地

http://s8/mw690/003Cf2AHzy6UlOtTmAv47&690

 

仁寿殿的南面是南国花台,仁寿殿后面是叠石假山,假山之上遍种松柏。把仁寿殿和帝后生活区严格分开。

到仁寿殿南侧,就好像走到了山根底下,前后左右都没有路了一样。左边是南国花台,右边是仁寿殿南墙,前面是山石树木。其实在假山的空隙里还有几条曲折的小路。

由此到玉澜堂的路径,在《颐和园之玉澜堂》一章已有详细讲解,在此只简言之。

《图五》前面是山石树木,左面是南国花台,北面是仁寿殿南墙。

http://s13/mw690/003Cf2AHzy6UlOCghf6cc&690

 

 

《图六》南面是南国花台

http://s15/mw690/003Cf2AHzy6UlOEVWpgbe&690

 

下《图七》仁寿殿后面叠石假山及松柏

http://s15/mw690/003Cf2AHzy6UlOUDoIu6e&690

 

下《图八》出仁寿殿后门,有一条假山曲径

http://s7/mw690/003Cf2AHzy6UlP7OBPoc6&690

 

下《图九》通过曲径可到霞芬室后门

http://s11/mw690/003Cf2AHzy6UlPcfpwK7a&690

 

下《图十》曲径直通霞芬室后门

http://s15/mw690/003Cf2AHzy6UlPhrt0Obe&690

 

下《图十一》仁寿殿南侧沿假左拐山

http://s3/mw690/003Cf2AHzy6UlPwjARkc2&690

 

下《图十二》由仁寿殿南侧到此,沿曲径前行到玉澜堂正门

http://s9/mw690/003Cf2AHzy6UlPzIS4o9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