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之玉澜堂(13中)
标签:
佛学 |
颐和园之玉澜堂(13中)
四、宜芸馆后院中通往外面的三道门:
1、第一道门-宜芸馆后门:
在宜芸馆后院的正北面,是一溜宽大的封闭式回廊,在封闭式回廊的中间是一个“三开间一启门”的“大回廊门”,它就是“宜芸馆后门”。
宜芸馆后门,不是我们平日里常见的那种平面的、只能供人们穿行的门。这种高级别的王府大门,也叫殿式门。门的本身就是一座大殿,也可以说它是一座立体的大门。它不但可以供人穿行,大门内部左右也可以通行。这是颐和园里唯一一座可以四面通行的大门。下面就说说,它的四面都通往那。
(1)通往万寿山上的各个景点,在宜芸馆后院,向北穿过宜芸馆后门就是登山的台阶。
下《图十一》向北穿过大回廊门http://s10/mw690/003Cf2AHzy6R6bKFrxTd9&690
沿登山的台阶,拾阶而上,可以到达万寿山上的各个景点。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http://s3/mw690/003Cf2AHzy6R6bNWVnc62&690
(2)通往大戏楼西侧门:上到第一层平台后,按上图指示方向右拐,东行 30米,是德和园大戏楼西侧门。由于德和园大戏楼是二次收费景点,此门是永远不开的。要想去大戏楼,只能交费,走正门。逛完了大戏楼还必须从正门出来。
下《图十三》德和园大戏楼西侧门下http://s8/mw690/003Cf2AHzy6R6bVYPtl37&690
在西侧门下左拐,沿德和园大戏楼的西墙一直向北走10米左右,到山根下,也是一条上山的路。不过这条路很陡。
下《图十四》沿大戏楼西墙北行http://s2/mw690/003Cf2AHzy6R6c1xTGxb1&690
下《图十五》很陡的上山的路
http://s1/mw690/003Cf2AHzy6R81TnuRG90&690
(3)通向廊桥:向北穿过宜芸馆后门,不上台阶,出门直接右拐数十步到“廊桥”。(关于“廊桥”,在廊桥一节中已有较详细的叙述,不在此赘言)在通往廊桥的路上,北面有一口古井。(见下图)只因为这口古井,才建了廊桥,为了方便宫女、太监打水。
下《图十六》去廊桥
http://s7/mw690/003Cf2AHzy6R82mzZno26&690
http://s14/mw690/003Cf2AHzy6R83wE4bjad&690
(4)通往永寿斋东小门:向北穿过宜芸馆后门,不上山,出门直接左拐,是永寿斋东小门。(关于永寿斋另有章节叙述)
下《图十八》永寿斋东小门http://s16/mw690/003Cf2AHzy6R6cbsY7J1f&690
(5)通往德和园大戏楼:进宜芸馆后门,在封闭式回廊内右转,即向东。上坡过廊桥,推开四扇屏门,就到大戏楼二层平台。下图看的比较明白,宜芸馆后门(我们也叫它“大回廊门”)是个立体的殿式大门。不但可以穿行,其内部左右也可以通行。
下《图十九》在封闭式回廊内右转http://s5/mw690/003Cf2AHzy6R6ceUSPO04&690
下《图二十》过廊桥就是大戏楼http://s9/mw690/003Cf2AHzy6R6chg92Ed8&690
(6)通往乐寿堂:进宜芸馆后门,在封闭式回廊内左转。即向西,走到回廊的尽头,
再左转,到“廊罩式垂花门”即“宜芸馆西侧门”右转,到乐寿堂东跨院,即永寿斋正门的那个院。再向西穿过乐寿堂东配殿,东配殿东门悬匾“润壁怀山”。就到乐寿堂了。
下《图二十一》在封闭式回廊内左转http://s13/mw690/003Cf2AHzy6R6cjVnnCfc&690
芸馆后院西侧门26”。
下《图二十二》左转到廊罩式垂花门
http://s3/mw690/003Cf2AHzy6R83ZaAM2d2&690
在封闭式回廊尽西头左拐,来到这廊罩式垂花门。到廊罩式垂花门右拐,来到乐寿堂东跨院。
下《下图二十三》廊罩式垂花门26,即宜芸馆后院西侧门http://s5/mw690/003Cf2AHzy6R6co3ef2c4&690
乐寿堂东跨院正北面是永寿斋的正门。
下《图二十四》乐寿堂东跨院北头的“永寿斋”正门http://s2/mw690/003Cf2AHzy6R6cr1XJn11&690
东跨院的正西面是乐寿堂东配殿。东配殿东门悬匾“润壁怀山”。穿过东配殿就到乐寿堂的大院子了。
下《图二十五》乐寿堂东跨院的西面是乐寿堂东配殿http://s1/mw690/003Cf2AHzy6R6ctuItG40&690
下《图二十六》乐寿堂http://s10/mw690/003Cf2AHzy6R6cwMZxD19&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