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精细化管理经典案例
(2013-06-20 16:22:24)
标签:
安全精细化管理班组建设班组精细化管理车间精细化管理刘寿红老师 |
分类: 车间精细化管理 |
案例1:【流程、程序管理助推车间管理更加精细化】
济南和美华饲料集团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要求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化的事情信息化,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效益。济南基地生产部各车间在总部精细化思想的指导下,细化、量化生产的每一道流程,为每一工作流程制定可操作的标准,努力使生产管理更加标准化,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他们在车间管理上首先做了如下三项工作:
①精细化工艺流程、生产流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②制定作业标准,细化管理到每一个动作。
③建立系统完善的品质管理制度,细化质量管理责任到人。
案例2:【“齿轮传动机制”搭建车间精细管理体系】
济钢燃气发电厂第二煤气车间在管理中倡导“齿轮传动机制”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做法就是在工作中强调“紧密配合,有序运转,相互推进”,建立精细有序的管理体系并有效推行。
在“齿轮传动机制”管理过程中,员工是齿轮上的齿,班组是运转的轮,车间是定向的轴,人与人之间、工序与工序之间、工作与工作之间像齿轮运转一样紧密配合,齿齿相扣,轮轮相依,轴线向心,形成了有效的运行合作机制,并且相互促动,携手并进。
他们从基础建设入手,完善车间制度体系。首先,他们充实完善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着力在可操作性上下工夫。利用电话、对讲机、局域网等通信手段,实现每个管理环节的即时沟通与对接。日常工作严格按照“三大标准”程序进行,有安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实现闭环管理。
案例3:【小提案助企业产量翻番】
精细化管理强调持续改善,也就是不断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有一家企业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提出所有员工应每人每月提一条提案,并且作为硬性规定强力推行。不到3个月就收到来自各个岗位职工的提案过万件,其中30%得到了采用。
其中一名普通员工的一个提案帮助企业实现了产量翻倍。在很多企业,技术、手艺都是依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一代代传下去,很少有人想到要去进行流程改造。即使有可改进的空间也因为太熟悉了、太习惯了而没有这种意识。因为有“每人每月一条提案”的硬性规定,包装班组的一名员工打上了传统作业流程的主意,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还真让他看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找到了改进的方法,非常顺利地进行了流程再造。结果是他所在班组的产量提高了100%,工人个人计件工资提高了一倍,该员工获得了500元的奖金。
……
各企业的车间精细化管理实践为车间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