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花龟介绍

标签:
花龟介绍雌雄 |
分类: 龟的分类与介绍 |
中华花龟介绍
成体
http://s1/mw690/003CdUehzy6JWEBqSAw30&690
http://s1/mw690/003CdUehzy6JWEBUFRm20&690
http://s16/mw690/003CdUehzy6JWEBG1xd0f&690
幼体
http://s8/mw690/003CdUehzy6JWEAhK0n87&690
变异个体
http://s13/mw690/003CdUehzy6JWEyz6byec&690
http://s5/mw690/003CdUehzy6JWEyLUm8e4&690
简介:
中华花龟(英文名:Chinese Striped-neck Turtle),又称花龟、斑龟、珍珠龟,龟鳖目、潮龟科、花龟属爬行动物,长有蹼足,是高度水栖的。中华花龟常生活于低海拔的水域,如池塘、运河,缓流的河流中,为杂食性动物,会食鱼、虾、水中植物等。和中华草龟、红耳巴西龟不属同一龟种。中华花龟性情温顺,不攻斗、不咬人,适应性广且生命力强。分布于中国、越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中华花龟已能大量人工繁殖,尤其在中国台湾地区人工繁殖量较大。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华花龟幼体缘盾的腹面具黑色斑点,似一粒粒珍珠,故又名珍珠龟。
外形特征:
中华花龟背甲长20厘米,宽16厘米。中华花龟头部、颈部及四肢的皮肤上都长著亮绿色和黑色的条纹,龟头部较小,顶后部光滑无鳞,上喙有细齿,中央部有凹陷。幼体背甲呈浅灰绿色,有三条明显的脊棱。成年背甲会变为偏向棕色,背甲上的其中两条脊棱会渐渐消失。腹甲棕黄色,每一盾片具有一块大墨渍状斑块,腹甲后缘缺刻。甲桥明显,背甲腹甲间借骨缝相连。中华花背甲呈粟色且略拱,后缘不呈锯齿状。
雌雄鉴别:
雌龟较大,泄殖腔孔位于背甲后部边缘内;雄龟较小,背甲色较黑,尾部粗且长,泄殖腔孔位于背甲后部边缘外。雌雄鉴别雄性背甲较长,后部
较窄,肛孔位于腹甲后缘较远,雌性背甲宽大,壳较拱,肛孔位于腹甲后缘较近。
雌性
http://s7/mw690/003CdUehzy6JWEwA71s56&690
http://s14/mw690/003CdUehzy6JWEwGvU1bd&690
雄性
http://s5/mw690/003CdUehzy6JWEufkaM54&690
http://s2/mw690/003CdUehzy6JWEuYZMJc1&690
生活习性:
中华花龟是高度水栖的,生活在低洼处水流缓慢的池塘,沼泽和溪流中。受惊后即潜入水底,但也耐干旱,无水之地也能生存。性情温顺,不攻斗、不咬人,适应性广且生命力强。
中华花龟条颈龟有群居的习性,一般是两只一起穴居,多时一穴有七八只。中华花条颈龟是变温动物,其活动受温度影响,每年11月份至翌年3月份为冬眠期,4月份开始外出活动。食性:杂食性动物,会食鱼、 虾、水中植物等。
水温10℃左右时,进入冬眠期;水温15摄氏度左右时略有爬动;水温20℃左右能活动、进食;水温22℃以上活动量、食量增大。食性杂,日常饲养条件下可喂猪肉、鱼肉、小虾等,尤其喜食小米虾,每星期喂3次,每次食量按龟体重的5%,也可适当提高,但不能突然提高,应循序渐进,使它逐渐适应,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症。
分布范围:世界分布:分布于越南、中国。中国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江苏、台湾、浙江。
繁殖孵化:
中华花龟每年3-5月份繁殖,每窝产卵7-17枚,孵化期约60天。中华花龟产卵时,将卵产在用趾扒的洞中,洞面仍用土盖住,卵较大,长圆形、壳白色、厚且坚硬。
龟卵可进行人工孵化,把卵放在沙盆或沙箱中,一层卵一层沙,最上面也盖沙,定期淋水保持沙子湿润,把箱或盆放在室内,一般温度在24-30摄氏度之间,60天左右稚龟就破壳而出。可把稚龟放浅水盆内暂养半个月,喂给煮熟的蛋黄,隔两天换新水1次,保持水质清新。
中华花龟 |
Chinese stripe-necked turtle |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龟鳖目 Testudines
科: 龟科 Emydidae
属: 花龟属 Mauremys
种: 中华花龟 M. sinen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