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立德树人不忘初心——关于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04-13 21:15:41)
标签:

教育

理念

文化

分类: 李镇西式教师

立德树人 不忘初心

——关于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曹利同

现在,“立德树人”的意识,已经是深入人心。各学校也非常注重德育建设了。但德育工作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想让生长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学生,都崇德尚美,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慢功夫,不能急功近利,尤其是在育人上。它需要多年的引导、示范、渗透、参与、体验、领悟。这个过程一定是慢的,经常反复地。

在德育实施的具体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做法。

一、政教处就是小喇叭。政教处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和指导中心。主抓德育的政教主任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政教处的德育功能呢。我认为,政教处就是小喇叭。要通过广播经常广而告之,不管是课间纪律,还是课间操质量;不管是文明礼仪,还是就餐秩序等,谁(哪个班)做得好,谁(哪个班)还需要改进。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需要改进。政教主任要经常利用升旗仪式时间、课间操集合时间、午会时间等,见缝插针的跟踪、宣讲、评价,使学生时刻处在德育教育的氛围中。

    二、评价是最好的引导。想引导学生向哪个方向发展,就要朝哪个方向评价。想让学生讲文明礼仪,见到师长就问好,就要评价谁做到了,哪个班做的最好。想让学生注意公共卫生,就要评价哪班公共卫生保持的好,哪班还有纸屑。想让学生爱护公物,就去评价那些在任何场合都不破坏公物的先进典型。总之,评价是最好的引导

    三、主题活动是最好的载体。开展德育教育,要充分借助德育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去感悟。常见活动主题有感恩、理解、理想、宽容、爱国等,常用活动形式如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主题朗诵、心理效能拓展等。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教育效果突出。

    四、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相融合。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课本是德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它不但直接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还充分地体现在语文、历史、地理等任一学科内容中。所以,开展德育教育,不单单是班主任的教育任务,要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个老师都结合自己学科教学,或挖掘学科内部德育内容,或主动结合、渗透德育内容,开展德育教育。使每个老师都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引导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守法,团结奋进;知恩感恩,孝敬父母;会做人,做好人。

希望每一个为师者都牢记自己的使命:立德树人。学生成长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他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