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形象五种隐喻的理解(摘)

(2013-05-16 23:24:02)
标签:

杂谈

教师形象五种隐喻的理解

    教育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而教育隐喻就是运用一种比喻的手法对教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说明。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极,教师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人们以隐喻的方式给予极大的关注。

    1最早的教师形象隐喻---桐子。源自汉代文学家杨雄说过: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师者,人之模范也。

    2传统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蜡烛。意大利一位人士路费尼说:教师就像蜡烛,点燃了自己,启发了学生。”“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它的毁灭是光荣的!我愿意做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照亮更多的人。(夸美纽斯)

    3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一——园丁。赵朴初在献给教师的散曲《金缕曲》中即采用了这一隐喻:不用天边觅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患与安,无论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才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云: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其献身育人之志。

    4.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二-----春蚕。关于“春蚕”的最早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著名画家潘絜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

5.现代工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人类灵魂工程师。据考证,“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最早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工程师”。周恩来总理在《教育改革和向科学进军问题》一文中确认“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

                                                 ——摘自《中国教师》2006年第10期,徐吉洪文《教师是什么:源自教师隐喻的理解》

    上述五种教师隐喻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教师形象,而且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教师形象变迁的清晰轨迹,揭示出教师隐喻背后的深层问题,供我们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