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氯离子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机理(上)

(2015-03-30 13:37:02)
氯离子对316L不锈钢作用有多种腐蚀机理。
  (1)对钝化膜的破坏。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由于不锈钢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约1nm=10 ITI)致密的钝化膜,这层钝化膜是不锈钢防腐蚀的基本保障。但是氯离子的存在对不锈钢的钝态起到了直接的破坏作用,因为氯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容易穿透氧化膜内极小的孔隙,到达金属表面并与金属相互作用形成可溶性的化合物,使氧化膜的结构发生变化。结果在新露出的基底金属的特定点上生成小蚀坑(孔径为20~30 m),这些小蚀孔称为孔蚀核,这时在压力容器表面的局部地区就逐渐出现向深处腐蚀的小孔。这种腐蚀形态称为孔腐蚀,也称点腐蚀。点腐蚀一般在静止的介质中容易发生。316L不锈钢在含有氯离子的介质中。经常发生小孔腐蚀。
  (2)316L不锈钢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轻微缺陷都会引起氯离子对不锈钢的腐蚀。加工中出现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在原材料采购、储存、吊装、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磕碰和划伤。在板材卷弯、折弯时造成的划伤和折痕。在产品加工、吊装、运输、安装过程中由磕碰、拖拉、锤击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划伤。酸洗能力有限。打磨抛光钝化不均匀。表面不一致。焊接缺陷和飞溅物。表面油污、灰尘等污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