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平凉就不能错过“道教第一山”崆峒山,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名山。相传秦皇、汉武、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权贵及名流雅士都到访过崆峒山。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三顾崆峒山,问道于仙人广成子的故事流传至今。

崆峒山是国家5A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设在崆峒古镇。这是一座新建的旅游小镇,在这里可以领略明清风韵,亦可品尝各色小吃。我们就是从崆峒古镇乘景区大巴,直抵崆峒山顶——香山。
崆峒古镇
崆峒古镇
香山的景点不多,有一座雕梁画柱的混元楼和一座规模不大寺庙。混元楼旁有一个观景台,可眺望半山腰的崆峒山主景区全貌。主景区由中台与东、南、西、北四台组成,其中中台规模最大,地势也最高,与周边四台相拥呈莲花状。以中台为核心的主景区满目葱翠,密密麻麻的庙宇依山而建,掩映于丛林中,连绵不断,气势恢宏。
遥望中台 
从混元楼俯瞰香山庙宇
眺望崆峒山主景区
曾经无比神圣、辉煌的崆峒山,历经磨难,到建国时早已残破不堪,仅有隍城建筑群及少数庙宇留存下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动大规模恢复重建,再现了崆峒山往昔的风采。如今宛如莲花盛开的中台,布满了精致、典雅的古建筑,又有东部碧绿的弹筝湖和西部逐级攀升的梯田相佑,美不胜收,如临仙境。
崆峒山中台及西部梯田
崆峒山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
崆峒山中台东部弹筝湖一角
碧绿的弹筝湖
从香山下行至中台,
林荫路上各式古色古香的庙宇、亭楼、宝塔接踵而至。虽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对中国传统建筑情有独钟。尤其是山林中的古建筑群,那漂浮在林海翠浪上的歇山重顶、黛瓦飞檐,如同神所仙居,向人们咏唱着远古的文明与诗篇。

古色古香的隍城
从隍城后墙眺望通天桥
林海中的古建筑
翠浪中的飞檐翘角
美如仙境的崆峒山
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
黛瓦飞檐的古建筑
崆峒山是道教祖庭,但也有儒、释殿宇,可谓道、释、儒交相融合的宗教名山。中华民族崇尚“和”,少有侵略性,宗教亦然。自古以来儒释道相互汲取精华,取长补短,和平共处,相互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这与西方世界截然不同。他们傲视群雄,唯我独尊,难容异己,其结果就是国强必霸,固步自封。西方文明曾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与进步,但不思改革与进取的傲慢,必将导致其走向衰落。西方宗教同样霸道,坚称他们信奉的神是唯一的神,不把其他任何宗教放在眼里,如此轻狂又能有多大的前途?
松涛黛瓦 
崆峒山上的佛殿千手观音
崆峒山“五台”庙宇林立,可以让你逛得腿软。这里的自然风光也不错,尤其是东台的弹筝湖翠绿如璧,西台的通天桥天堑飞跨,好景连连。通天桥正在维修已经封路,我们只是在隍城附近远眺欣赏。当我们达到西台时已经很晚,寺庙中仅有的一位腿有残疾的仙姑正在跪地关门。看到我们到来,又把大门打开迎接我们进庙参观。她没说什么,却让我们打开院落中一个小小的侧门。当我们疑惑地推开小门走进时,却是一块杂乱的空地,站在那里能清晰地看到飞架崖间的通天桥,比在隍城看到的要清晰很多。我们非常感激这位仙姑,闲聊间得知仙姑因双腿残疾,生活比较艰辛。临别时我们将所带食物全部留了下来。

中台松塔
从西台眺望通天桥
从东台俯瞰弹筝湖
从索道上拍摄的弹筝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