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
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
天下是个神妙之物,对它不可以有为,不可以控制。有为就会落败,控制就会失去。
因此之故,圣人无心于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加控制,所以不会失去。
一切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管理解释:
作为高层管理者要深刻理解中庸的思想,不冒进,不过度,根据事物运转的自然规律,顺遂而成,万不可过分而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高级管理者若特别希望快速建功立业的话,这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为什么?因为急于建功立业往往会诱导出很多的非理性行为。比如过度自信、风险低估、羊群效应等诸多错误行为。以急于证明自己给别人看的急躁心情去做决策很难保全,不出大失误就已经很幸免,更何况持续基业常青。领导人尤其是刚刚上任的领导者,喜欢“新官上任三把火”,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却是极为错误的。路遥知马力,不必急,功业是需要时间的。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这个东西部非常奇妙,天下是最大的管理,不可以勉强而为。谁强做,谁就会把事情做坏,谁把持谁就会丧失,越控制的严格越容易失去它。所以,大管理无为而治,不可过,过犹不及。实际上,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伤害最大。你对哪个上司或下属、哪件事、哪次的冲突越执着于心,就越能够伤害到你。当我们不去执着与快乐时,也不去追逐于快乐时,快乐就如影随形了。当我们不想逃避艰难困苦,甚至把艰难困苦当成历练我们的必由之路而以挑战的心境享受时,艰难困苦也就自然离我们而去。
一个人有多高的成就就有多高的修为背后默默支撑。据说某一座山上有一精美的雕塑,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铺路的石阶对此愤愤不平,抱怨不止:“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踩来踩去,你却被供在殿堂,供万人敬仰?佛像笑了笑:“当年你仅仅是挨了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今日的面容!”...今日的坎坷,都是自己为未来塑造者形象。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一切事物都有它自然的发展规律,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成功,有的失败。高级领导者需要一双慧眼,看清复杂系统中的不同元素的特征,该急则急,当缓则缓,有的需要强争,有的需要放弃。所以说聪慧的高级领导者要学会由以前的工作做加法,多多益善,到学会做减法,哪些是需要舍弃的。只有舍弃一部分,才有可能腾出时间加强你的核心竞争力。不然过于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所以分析问题要系统化,可以利用多种管理工具比如PEST分析、SWOT分析、五力模型等进行分析判断。判断中还要尽量避免多种偏差观念,比如近因效应(只关注最近发生的)、晕轮效应(研究主体一种特征明显就认为其他方面也很好。比如一位同学成绩很多,就认为他的性格也好)、平均效应(给大家同等的评价)、首因效应(仅关注第一次印象)等诸多非理性偏差。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以圣人在处理事务时不去走极端,保持中庸与均衡,不去追逐奢侈的过分的行为。
高级管理者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警醒自己是否在证明自己,若去努力证明自己的话就容易犯巨大失误。要始终保持理性,自己的决策是否仅仅是为了组织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同时要知道时间的力量,要尽量学会慢慢渗透,持续完善的思想,如果激情与耐力相比,我更喜欢耐力,持续耐力观念更符合老子思想,即慢慢做,不停歇,系统看,不偏激,不折腾,保持均衡,学会中庸。逐渐靠近智慧的终极。
怀着布道的心境,弃掉夏花之绚烂,舍弃我熙攘之藩篱,兼历史长河中果实之厚重,蓄现代管理之精髓,让我们一起拉开《道德经》与领导力的大幕,去缓缓地拥抱体验我们那个躁动的心灵,去踏上我们找寻自己的漫漫征程。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bestleadership
版权声明:本博客日志图文均属中央财经大学李永壮博士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下载使用。约稿、媒体采用或商业用途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Email:liyongzhuang507@163.com bestleadership@163.com
QQ: 582951061
微信:Liyongzhuang_stro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