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首发——清初期极罕见《满文天下太平光背特大型铜钱》珍赏考

(2013-07-12 07:31:58)
标签:

转载

首发——清初期《满文天下太平特大铜钱》珍赏
——兼对铸期和性质的推断考释
http://s14/mw690/738ba101ge144761d18ad&690
    金(公元1616—1636年),也称后金汗国。据载,其是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满洲地区建立的王朝,为清朝的前身。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大金。史学界一般统称为后金,与12世纪时的金相区别。至其子皇太极与公元1636年改国号大清,后金共历21年,两位君主。后金一名不见清人记载。普遍认为以国号乃为表明承袭完颜氏之金。也有人根据《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记载,认为后金的名称是从朝鲜传入明朝。此外,还以地名“建州和族名“女真称呼后金政权。

 一如既往,中国历史上自铸币出现以来,只要建立了新的政权,基本上都要铸钱加以宣示。是故,努尔哈赤及其后裔亦不例外。其在称后金时期,先后铸天聪通宝钱(亦称天聪汗钱)和天命通宝钱(天命汗钱)。其中天聪通宝钱为满文钱,天命通宝为满文、汉文双铸钱。

 由于满文是于明万历年间(据考为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9年)由满族学者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而成,其后又于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经学者达海进行改革,增添了圈点,从而形成相对完备的新文字体系。满文经历创制和改进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称“老满文”,后一个阶段称“新满文”。其中,后金时期的天聪和天命两满文钱,皆是“老满文”钱。也就是说,至少是自公元1633年后的皇太极天聪七年,经改进后开始使用“新满文”,直至入关后,一统中华,建立满清王朝,其所使用的满文均为“新满文”。

 上述乃根据相关史籍,首先对后金及其满文乃至满文官铸钱币的钱文背景做一个简单引述和介绍,以便我们接下来,辨识断代今日愚首发的一枚罕见超大满文钱有一个基础。

 略有古泉藏历者,皆知晓,在清代铸币体系中,有一种“天下太平钱”,其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天下太平”四字满文和汉文双面合铸;二是,单面满文“天下太平”光背钱;三是,面背汉文年号宝文背天下太平钱。其中,第三种年号加宝文背天下太平钱,作为宫钱早已为人们所识,此不涉及。单表已经见到和有关刊物介绍过的前两种钱,其皆为黄铜材质。铸期其说不一,因其为“新满文”且为黄铜,基本上都认为是清约在乾隆年前后所铸。其发现披露之品形制大小不一,然,最大者不超过60毫米。由于清代历帝官炉有铸“天下太平”宫钱的传统,因此,无论满文或是满汉双文“天下太平”钱,泉界多数倾向于其为官炉宫钱性质,与民炉所铸的厌胜钱有性质上的区别。

 述及此处,言归正传。让我们来鉴赏辨识这枚满文天下太平光背超大钱。此钱直径达118.5毫米,重约605克,形制超大,重量超重,狭穿。是亦今为止,愚眼界所及加较全面检索后仅能见到的一枚满文超大钱。

 此钱,满文读序穿上、穿下、穿左、穿右——天下太平。其文字为“新满文”。观其文字,书写更为端庄,比所有发现的满文天下太平钱钱文书意均更显“正楷”,以至于愚在先前查找翻译时,参照行书写法竟然未能解读。从书意笔力上可明显的感觉到,其笔锋鲜明,运笔力道十足,文字结构端美,若非满文书写功力达到相当水平之人而不能得之矣。

 进而观其铸体。可感其整体铸制十分精整,方正圆矩,平坦地章;字廓规范,线条清晰,深竣挺拔。整体之感乃为遒劲给力,彰显满清铁骑剽悍之风。非官炉精作而不可得矣。

 最后,察其锈色。此钱出自辽西与内蒙接壤一带地区。可见此钱斑驳绿锈,虽非莽莽浓烈,然,可见锈皮结痂,紧实贴骨,坚如甲硬似胄,锈色锈皮分布自然,一派土窖中之天成之相。其铜色泛红,乃青铜质地,铜色老旧,或含低银。

 显而易见,通过上述辨识描述,对于此钱之诸般貌相皆无可置疑之处,可以非常明确的言之,其乃大门洞开,长城内外,山岳绵延矣。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此钱的铸期有些议论。以便能有个大概的铸期判断。首先,根据上述,本品非近当代之作,可以断定。然,满清自宣统三年结束,主政关内关外共三百年,究竟其大概铸于何时,性质如何等,如能有个能有个较为合理的初步断识,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首先,由铸相、体量、铜质、锈色、书意等几项特征判断,愚见以为其铸期至少可肯定是在清中期以前。这是因为,至今所发现公见的清代满文天下太平钱,均是黄铜所铸,且书意“行书”。早在上世纪1987年《中国钱币》第1期曾刊载介绍过美国集币博物馆所藏一枚乾隆年间的满文玉雕天下太平大钱。这就是说,满文天下太平钱,至少在乾隆年间即有所出。

 其次,前述本品之满文,乃“新满文”。如果我们依据天聪和天命之满文为“老满文”而断,则本品铸期应该在天聪和天命钱之后。如此,是不是意味着本品就是清入关后或者说顺治至乾隆之间所铸呢?

 愚见以为,虽然目前我们尚无硬性依据可断然排除,然并非如此简单。前述,新满文出现是公元1632年,而此时是皇太极天聪六年。这就是说,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后,新满文已经开始使用。即,公元1633年至顺治入关的公元16448月,其间有11年时间,在东北地区开始使用新满文,这期间哪怕是逐步使用“新满文”,然,可以肯定的是其并非是顺治帝入关后才使用新满文的,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故,本品之新满文“天下太平”的铸期,就极有可能是在这期间铸制的,至少我们在没有确切证据的基础上,不能将铸期排除出这个时间段。

 再者,铸期续推。查史籍记载,我们知道,在皇太极时期做过两件大事,乃影响巨大,永存史册。其一件乃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1013日,天聪汗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另一件则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此时间乃为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411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上述这些史实,让我们感到,这枚超大新满文天下太平钱的铸期,可能存在最有利于得到确认的理由和背景。即,在这个时间段“新满文”已经在使用的情况下(哪怕是新老混用),遇到改族名,改国号,即皇帝位这样的天大宏举事件,从钱币在历朝历代的象征意义角度和传统做法上来看,皇太极官炉铸此精美的“天下太平”超大钱,以昭示天下,宣示并祈福天子之天下太平吉祥,就有了较为充分的理由,或者说存在极大可能性。而我们又知道,“天下太平”四字,是中国传统吉祥语,且为历代皇室常用。其出现时间至少在隋唐时期,在五代十国和宋、辽时期又相继出现在不少器物尤其是在钱币上,且多为官器官物,以作为皇帝之天下最基本的祈福吉语。

 第四,本枚超大满文天下太平钱,亦今为止乃为愚之首发。长期以来并未在关内出现过,当然也不为谱载书述,更不见史来泉家所描述报道。因此,其为清顺治至宣统十帝钱局所铸的可能性就变得相对十分微小。因为,其若为顺治后及其历帝所铸,相对而言,极难说只见一枚,甚至直至今日方才公见矣。

 综上所述,根据这枚超大满文天下太平钱的诸般质地质色,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乃至出处等来综合考辩,愚见以为,其铸期应该是在顺治入关之前所铸,其最大可能就是铸于皇太极天聪十年,改国号年号即皇帝位的时候。是为一枚专为皇太极之宏举和即位,而由其官炉特别精铸的庆典吉语大钱,是为币制祝贺之礼。基于此,此品之文物价值及其珍贵程度,自不用多表,已然不在话下矣。


http://s1/mw690/738ba101ge144774dafb0&690

http://s1/mw690/738ba101ge10019619ae0&690

http://s2/mw690/738ba101ge10019bcf061&690

http://s13/mw690/738ba101ge10019dc5f9c&690

http://s11/mw690/738ba101ge10019f8ba1a&690

http://s2/mw690/738ba101ge1001a5442f1&690

http://s12/mw690/738ba101ge144787eeefb&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