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年期的保护伞--豆浆

(2013-11-13 11:19:08)
标签:

豆浆

更年期

分类: 食物营养

  面对经常爱发火生气的人,我们常会调侃一句:“你是不是更年期到了”其实人家还年轻的很。提起这三个字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妈,那个年代对更年期这三个字还非常陌生,但对我老妈的无名火至今记忆犹新,犹在耳畔。

 

http://s3/mw690/003C28G1gy6Ebu85suC32&690





女人为何迎来更年期?

  在女性的一生中,卵巢在20-40岁期间最为旺盛,而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导致卵巢的激素水平失衡,引发多种心理和生理功能紊乱,这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更年期症状。比如骨质疏松、血脂异常、血压增高、失眠、关节疼痛、尿路感染、生殖器干涩、容易激动等。针对更年期的症状,小编今天要特别介绍一种我们四季都能喝到并且营养丰富的饮品---豆浆。

 

女性喝豆浆好处多

  传统医学认为:豆浆性质平和,有补虚润燥,清肺化痰的作用。

  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B1B2,烟酸和铁、钙等矿物质,不含胆固醇,因此豆浆有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缺铁性贫血、气喘的作用。在国外,豆浆被誉为“植物奶”。

中老年女性喝豆浆可以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青年女性喝豆浆可以美白养颜、淡化暗疮。

  研究认为:女性衰老和雌激素减少有关,而豆浆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大豆蛋白、卵磷脂等是天然的雌激素补充剂,可以有效的防止子宫癌、乳腺癌等;豆浆中含铁比牛奶丰富,对更年期引起的贫血非常有效;豆浆还属于低GI食物,对更年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更加适合。

  此外,豆浆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植物雌激素“黄豆苷原”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每天坚持喝豆浆的女性,心态和身体素质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口味各异的豆浆

  鲜豆浆四季皆宜,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季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季饮豆浆,驱寒暖胃,滋养进补。下面介绍3种针对更年期的营养豆浆,所用的食材都非常易得,您也可以发挥创造力,加入红枣、百合、莲子、黑芝麻做出更适合自己的营养豆浆。

1.花生豆奶   

用料:黄豆、花生各45克,牛奶200克,水1200毫升

制作方法:先将黄豆和花生浸泡6小时,放入豆浆机中,加入水和牛奶,打碎煮熟,过滤即可。

功效:润肤、补虚。

 

http://s9/mw690/003C28G1gy6EbubMjSUc8&690



2.枸杞豆浆

用料:黄豆、枸杞10克,水1200毫升

制作方法:将泡好的黄豆和枸杞放入豆浆机,加入水,打碎煮熟,过滤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名目、增强免疫力。

 

http://s12/mw690/003C28G1gy6Ebuek9J14b&690



3.五豆豆浆

用料:黄豆30克 黑豆10克 青豆10克 豌豆10克 1200毫升

制作方法:五豆浸泡5小时以上,放入豆浆机,打碎煮熟,过滤即可。

功效:降脂降压、强筋健脾、保护心血管。

 

http://s5/mw690/003C28G1gy6Ebuho0E404&690


 注意:豆渣不要扔,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不溶性膳食纤维,还有非常多的蛋白质,拌上面粉,打上鸡蛋,摊上一个鸡蛋饼,可谓是一豆两吃。
 

食用豆浆也有注意事项

1.不要喝未煮熟的豆浆。黄豆中含有皂甙素、酶类物质细胞凝集素、尿酶毒苷等有害物质,能够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凝血、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甲状腺肿大。但经过100摄氏度的煮沸后,就能破坏有害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在烧煮豆浆时会出现“假沸”现象,必须充分搅拌,直到真正的沸腾。

2.不要在豆浆里打鸡蛋。原因是豆浆的温度不足以杀死生鸡蛋中的病毒和细菌。

3.不要在豆浆里加红糖。豆浆中加红糖虽然口感香甜,但红糖里的有机酸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后,可以产生变性沉淀,会破坏和降低豆浆的营养成分。

4.不要将豆浆装进保温瓶。豆浆中含有的鞣酸可以去除掉保温瓶中的水垢,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细菌会以豆浆为养料,在瓶内大肆繁殖,3--4小时,豆浆就会酸败变质。

5.不要空腹喝豆浆。空腹喝豆浆,蛋白质大都会变成热量被消耗,最好能与馒头、面包等淀粉类食物一起吃,豆浆中的蛋白质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的发生酶解,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

6.不要过量。一般成人喝豆浆不宜超过500克,小儿酌量,大量服用容易导致蛋白质消化不良,引起腹胀。

7.长期喝豆浆的人,不要忘记锌元素的补充。可以多吃瘦肉,鱼虾。

8.急性胃炎、胃溃疡、肾结石的老人不要吃豆制品,否则会加重病症。

 

 

参考文献:《味觉里的中国》丁洁编著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知网:人体摄入牛奶和豆浆的解读误区  赵惠敏  2012 3月刊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QQ:290538585

                                                 孟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