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秤作坊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
分类: 文史 |
这不是个需要复杂设备的体力活儿,但却需要工匠的精细、谨慎、耐心。稍有闪失,秤会出现偏差,那就前功尽弃了。
杆秤有挂钩、提绳、秤砣、秤杆儿等组成。先说秤杆吧,它必须是坚硬耐磨、不招虫蛀、韧性好、密度高、不随温度变化的木材,而最上乘的是铁力木,这种树木只有云南广西有,现在已作为珍贵植物保护起来了,据说这种木头结实的连斧头都难以砍断。制作木杆秤是一门非常精细的手艺,工序有三四十道。木料选好了,按能秤重量的各种规格,锯出长短粗细不一的木棍。先粗加工,然后开始一遍遍地打磨,待光滑后,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形状,两端套上铜皮。接着是关键工序:弹墨线定准星的位置,这要全神贯注,出不得一点儿差错。在定好的位置上钻孔、嵌铜丝、锤、磨、锉。据说能称十五公斤重量的秤杆上,要钻三百多个微小的孔,浅了不行,深了要万一钻透就报废了。最后用中药反复上色,才能使黄褐色的木头秤杆变成黑褐色,上面镶嵌的准星闪闪发光,最后涂蜡油。这么复杂的操作还只是秤杆,其他各部分的制作,都得这样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秤是买卖双方的准绳,有秤在,就有了信任,有了公平。所以作坊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秤上做猫腻,卖家就失去了信用。常言说:“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杆秤作坊,他做的不只是一件工具,小了说是公平的准则,大了说,那是人心的度量衡啊!
由于秤独特的作用,自古以来,它也就成了百姓心中期盼公平、公正的代名词。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几句歌词里唱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定盘的星。”这是百姓对清官的歌颂;现在法院以天平为徽识,天平就是秤的变形,表明执法人员的准则是公正不阿、廉洁奉公。一件工具能寄予这么高的厚望,真是非秤莫属了。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在我国很多地方旧时结婚,都要当天由新郎掀开盖在新娘头上的红布,但这不是随意用手掀的,必须是新郎手里拿一杆秤,俗称“喜秤”,用这秤杆去掀才行,这种方式象征这桩婚姻必定是称心如意的。一是“称”和“秤”谐音,二是双方都要心中有杆秤,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双方亲人,还是夫妻之间,互尊互重,处事公平。以此为准,未来的家庭能不和睦吗?
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小小杆秤是无法支撑大的交易,所以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秤作坊消失也是必然的了。
如今虽然杆秤的模样已改变了,各种精密的电子秤层出不穷,但秤的原理是不变的,交易的原则是不变的。秤已经成为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因为人心中的秤,是永远不会被替代的。(何大齐 图、木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