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防疫防病提示来了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
分类: 养生 |
雨水
随着春天的脚步,万物复苏、乍暖还寒,在人们更多地来到室外、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也到了。北京市各个幼儿园、中小学陆续开学,孩子们“神兽归笼”般重回校园,家长们却担忧起孩子的健康,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现在返校会不会“复阳”?该怎么保护孩子不生病?新冠病毒感染和春季常见病在症状上如何区分?又应怎样从点滴做起,提升孩子的抵抗力呢?
现在返校安全吗?
目前,新冠病毒在全国已经进入了低流行阶段,并保持稳步下降趋势,大家不必过度担忧,总体看来,现在返校对于没阳过和已经“阳康”了的孩子们应该是安全的。但依旧不可掉以轻心,个人防护还是要做好,家长需叮嘱孩子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不随便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尽可能不去人员聚集的场所和密闭环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复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复阳”概念,大家非常容易混淆,“复阳”并不是二次感染,而是没好利落,这种情况与个人体质有关,可能的原因包括由于自身免疫的因素,体内病毒没有完全清除,或病毒藏在有缺陷的黏膜处,或在药效作用下病毒一时被压制,停药后又显现出来。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小阳康”们而言,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身体生成了抗体,一般3—6个月内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很低。只要做好个人防护,没阳过和已经“阳康”的孩子们一起上学应该是安全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对校园防控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能带病到学校;如果检测结果确认是新冠病毒感染,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家长们一定要严格遵守。
在春季应预防哪些常见病?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对儿童来说,开学季接触的人多了、环境复杂了,除了新冠病毒以外,流感、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都需要做好预防。除了叮嘱孩子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和饮食卫生外,家长还应帮助孩子调整作息、补充营养、适量运动,提升免疫力,预防常见病的发生。
与此同时,疫苗接种也能保护孩子,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建议6个月以上、没有禁忌症的孩子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而对于肺炎球菌疫苗,没有禁忌症的孩子,6周龄到5岁可接种13价疫苗,2岁以上人群可接种23价疫苗。
另外,不少家长都有疑问,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怎么分辨?其实单纯从症状上很难进行准确判断,因为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都可能导致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果想要区分,要结合流行病学史,最终明确诊断还是需要病原学检测。
儿童能吃成人药吗?
关于儿童用药的话题一直是家长们所关心、关注的。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吃成人药呢?答案是:不是所有的成人用药都适合儿童,如果可以,尽量选择儿童用药是最好的。
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成人药减量/减半的行为不可取,无论是西药还是中成药,家长所做的“减量”非常粗糙,可能出现成分不适合儿童或药物过量等危害健康的情况,或破坏剂型影响药效等情况,当然也可能出现剂量不足的情况,因此应遵医嘱或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服药。
与此同时,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屏障,除了必备的药物之外,婴幼儿和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应注意保护儿童,增强免疫力。
为此,推荐给家长们几个帮助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方法: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加强锻炼;
3.平衡膳食,均衡营养,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开学季保持健康、快乐学习,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