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风景:架鹰

(2022-07-10 08:09:0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杂谈

分类: 文史
老北京风景:架鹰


      一提起架鹰,让人马上联想到那些骁勇的,以打猎为生的民族,他们“左牵黄,右擎苍”,奔驰在林海草原追逐猎物。同样的场景,在清朝八旗子弟的祖辈身上体现的是勇猛刚毅,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尚武精神,而在他们后人身上,鹰却成了玩物的一种。

  满人入关夺取天下后,战事平息了,朝廷又给了建国立功的八旗将士许多特权,后代遂也被政府供养起来,按月领俸银,不需要为生活操心,也不用从事任何劳作。这种有钱有闲的日子长了,八旗子弟中的部分人便过起了“提笼架鸟斗蛐蛐,四合院里养金鱼”的生活。这架鸟,指的就是玩儿猎鹰。

  鹰是猛禽的泛称,北京人一般称逮兔子的猎鹰为“大鹰”,抓鸟雀的为“小鹰”(其实是隼)。能玩鹰的,可不是一般人家,在旗人里也是上等人家才玩得起。成功训练一只鹰,是要花上很多钱财和体力工夫的。

  一只高傲的,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冷酷动物要想被驯化,得从幼鸟开始。幼鸟到手后,开始时就不让它睡觉。犯困,就用小棍敲脑袋,人也不睡,和它四目相对,这叫“熬鹰”。每天用羊肉精心喂它,还得掌握喂的食量,不能营养不够,也不能胖了。这样熬过十几天,鹰的野性就逐渐开始收敛了,再加上天天近距离对视,也熟悉主人了。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驯鹰人是很痛苦的。但事情就是这样,有了癖好就有了动力。那时老百姓顺口溜:“一朝学会狗撵兔,从此踏上不归路”,“若是恋上鹰,两眼含泪望天空”,说的就是富家子弟因玩物痴迷而致财尽家空的情景。

  随着对鹰训练的深入,投入会越来越多。鹰在熬得野性收敛以后,就让它在饥饿状态,近距离小范围内看着它,买来活小鸡或兔子皮让它练习捕捉。逐渐距离越来越大,它也习惯了听主人指令去捕捉猎物了。驯鹰的人都在胳膊上戴上厚厚的皮套,怕鹰的利爪会给抓得皮开肉绽,训练鹰听呼哨,起落都在手臂上。

  鹰训练差不多了,就可以去郊外打猎了,往往是一群人呼朋引伴,肥马轻裘,也不在意获取多少猎物,只为得到纵横驰骋,驱狗架鹰的快感,但由此引起的践踏农田,甚至伤人赔偿事则时有发生。

  在城里,偶尔也能见到胳膊上架着鹰,在店肆街坊人流稠密处招摇过市之人。人常说:“鹰霸气,击长空。人霸气,灾祸生。”那鹰是猛禽,再怎么训练也有天性,即便是为了熬鹰,也会由此而招来民怨众愤。这种卜昼卜夜玩物丧志的日子久了,八旗子弟的日暮途穷也是必然的了。(何大齐 图 木玉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