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皇帝端午堆起“粽子山”

(2022-06-04 08:09:0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文史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2/20220603/20220603_014/20220603_014_18915.jpg

《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五月竞舟》郎世宁绘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正阳节,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赛龙舟、悬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在清代的时候,宫廷端午节同样非常热闹隆重,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端午节,别有一番景象。

  这一年的清宫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一连五天,初五达到高潮。五月初五当天,清宫内的各宫都用以菖蒲根、茎为原料制成的熏香。乾隆皇帝的着装也颇具特色:朝冠上戴艾草尖,身上戴着五毒小荷包。皇后、皇太后及宫中女眷头上则戴着五毒簪、艾草簪以及用绸布制的老虎簪等。

  这一年端午,宫廷里期待已久的项目是“堆粽子山”。宫廷从五月初一就开始摆粽子供、设粽席,一直摆到五月初五。这一天,皇家的粽子得论“方”,二百个算作一方,每个餐桌上摆上两方。

  据乾隆十八年(1753年)端午节的膳食单记载,这一天,皇帝的桌上摆放了1276个粽子;皇后餐桌上摆了400个;皇太后、皇贵太妃、皇贵妃、阿哥、公主、福晋等人的餐桌上,共摆粽子650个,可谓名副其实的“粽子山”。皇帝不可能吃掉这么多粽子,大都被赏赐给王公大臣、太监宫女等人了。

  看看皇帝餐桌上的粽子山,就知道御膳房的各位得有多辛劳了。因为这天的粽子需要独特的风格和味道,品种更为繁多,所以厨役远远不够用,只好临时调入许多帮厨。而且为皇帝包粽子,还得花样翻新,厨役们从节前十几天就开始忙碌。从粽子的外形到粽馅的选用,无一不逐级呈报,最后待皇帝批准。皇帝批准后,他们日夜不停加班包煮。

  那天的粽子品种非常多,有枣粽、果粽、澄沙粽、奶子粽等。要包这么多粽子,备料不仅要精美,而且用料量也非常大。还是这份膳食单记载,御膳房为这一年端午节制作粽子,共用了糯米1373斤9两,白糖577斤,奶油94斤,香油63斤6两,澄沙28斤8两,蜂蜜33斤4两,核桃仁435斤16两,干枣17斤8两,松仁8斤7两,栗子12斤,黑葡萄8斤2两……仅包粽子用的细麻绳,就用了18斤。

  他们的辛劳总算没白费,得到了乾隆帝的赞赏:“粽席蒲觞答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

  端午节宫廷的粽子山令人叹为观止,宫廷还安排了一些小游戏来增添节日的氛围,乾隆帝更是“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当时的粽子叫角黍,这个游戏就是把粽子放在一个大盘里,让宫女们站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用小弓射,射中哪只就先吃哪只。

  乾隆十八年的端午节,宫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也是高潮项目,那就是在圆明园福海内举行的龙舟赛。他们从五月初一就开始“演龙舟”,即彩排演练;五月初五正式举办“赛龙舟”。

  其实,福海内赛龙舟活动从雍正时代就开始有,福海是圆明园东部的一片大湖,近似正方形,面积约28公顷,非常辽阔,有这么广阔的水域,正适合举办龙舟赛。雍正时,宫廷画家郎世宁画过《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五月竞舟》,画面中,雍正帝在端午节这天,观看在福海举行的龙舟表演盛况,水面上10多艘华丽的宫廷龙舟竞相驰骋。

  据《啸亭续录》记载,“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鹢(yì)首,络绎于鲸波怒浪之间。兰挠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乾隆十八年的龙舟赛更是热闹非凡,当年共有九艘龙舟参加,均为巨龙船形,船头画水鸟图案,取意“九龙齐飞”,湖上事先用彩色绳索界定了比赛航道,龙舟上箫鼓齐鸣,画旗招展,沿着各自的赛道飞驰而来,当行驶到乾隆皇帝御座前时,龙舟都要停下,所有人都站在龙舟上,面向皇帝行礼,行完礼之后,龙舟比赛继续进行。(刘永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