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四个伏该贴几次“三伏贴”

(2021-07-24 08:09:0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养生
今年四个伏该贴几次“三伏贴”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部主任 杨怀中

  7月11日是今年头伏的第一天,又到了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时节,不少中医院都推出了“三伏贴”便民服务,市民纷纷前去贴敷。

  今年,由于中伏后还多了一个“闰中伏”,因此“三伏天”比较长,共有40天。不少人开始疑惑了,到底应该从头伏开始只贴三个伏,还是贴满四个伏呢?

  2021年三伏天

   头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7月30日

   闰中伏:7月3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三伏贴”应该怎么贴敷?

  “三伏贴”顾名思义要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是遵循自然季节的规律,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三伏天,选用辛温类、祛寒通经的热性药物制成的膏药,通过对人体脏腑穴位进行贴敷,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春夏季节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气候变化在夏季达到顶峰。阳虚体质的人应在夏天补充更多的阳气,将人体中的伏寒、痰饮驱散出去,是用自然界中的阳气补充人体阳气的方法。

  说起“三伏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的《张氏医通》,其中提到一种名为“冷哮丸”的中药方剂,在夏天入伏的第一天和之后的每一伏,用“冷哮丸”进行贴敷,可治疗在冬季反复发作又难以治好的哮喘。

  据此后世不断改进并逐渐推广,用于治疗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等在冬天易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了如今的“三伏贴”。其作用不是在短时间内取效,而是通过补足阳气、提升人体免疫力,来减少这些冬季高发疾病的反复发作。

  在我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日法中,每逢庚字的日子为庚日。按照农历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每个庚日相隔十天,每一伏也就相隔十日。由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头伏出现的时间有早有迟,中伏就有长有短,中伏较长为20天时,就多了一个“闰中伏”。实际上,“闰中伏”还是很常见的,近四年来的三伏天中都有“闰中伏”。

  “三伏贴”最好在每一伏的前三天进行贴敷,但如果错过了,也可以在每一伏的十天中连续贴三天即可,并不非要赶在前三天,但两次贴敷之间不宜相隔太近,建议间隔十天左右。

  另外,由于今年有四个伏,患者可以选择从头伏开始贴满四个伏,补充更足的阳气,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达到更好的预防冬病的效果。

  贴敷需遵医嘱 不可盲目跟风

  “三伏贴”的适应症主要为因阳气虚弱引起的、容易在冬季反复发作或加重的寒湿类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主要是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慢阻肺包括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在耳鼻喉方面,包括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还有呼吸道反复感染、慢性咳嗽、哮喘等疾病的小儿患者,皆可通过贴敷“三伏贴”将体内寒邪驱逐出去,达到减少复发、减轻病情的效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贴”。在贴敷之前,需要医生通过问诊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不可跟风贴敷。以下人群就不宜贴敷:

  第一,体质不适合。对于阴虚火旺、阳气亢盛的患者来说,贴敷相当于“火上浇油”,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第二,急病发作或疾病的发作期。感冒等急性病发作的患者,尤其有发烧、流鼻血等症状的不宜贴敷;哮喘、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正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咳嗽加重,甚至有咳黄痰、咳血等症状的不可贴敷;

  第三,皮肤伤病或易过敏体质。由于敷药有一定的刺激性,皮肤破损、溃疡、感染,或对敷药、贴敷材料过敏的人群也不适宜;

  另外,患有血液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孕妇等处于特殊生理期的女性均为慎用人群,需严格遵医嘱。

  “三伏贴”对于年龄段没有严格要求,但考虑到三岁以内的小儿皮肤娇嫩,建议年龄过小的孩子最好不贴敷。

  贴敷前后应注意这些事

  最好在沐浴后保持身体清爽时着宽松便装就诊;

  贴敷当天宜进清淡饮食,禁烟酒、辛辣、肉类、海鲜、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贴敷多在上午阳气盛时为宜,贴敷时间遵医嘱;

  为避免受凉,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毛孔遇冷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要避免大量运动或大汗淋漓,避免敷药脱落;

  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均属于正常现象,可立即取下药贴,如出现皮肤红肿、水泡,需及时到医院处理,避免感染;

  贴敷后,皮肤局部微红、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会自行消退,不影响疗效。

 

今年四个伏该贴几次“三伏贴”

  小贴士

  该去哪里贴敷“三伏贴”呢?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到正规中医院进行贴敷,不少中医院都会在每年夏季特设“三伏贴”便民服务,最好先经过医生问诊,确定是适应人群再进行贴敷。考虑到疫情防控,不建议扎堆贴敷。连续几年贴敷、不便亲自前往医院的患者,可根据正规中医院发布的“三伏贴”教学视频进行贴敷。

  那么,北京有哪些中医院可以贴敷“三伏贴”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家中医院的相关信息: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1号

  7月1日起,可预约挂“三伏贴”专病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挂“三伏贴(肺病科门诊)”号;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挂“三伏贴(耳鼻喉科)”号;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可挂“三伏贴(儿科门诊)”号。

  “三伏贴”贴敷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但为避免人员聚集,患者需按照预约时间,分别到院内不同地点进行贴敷。根据患者意愿,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亦可取药回家自行贴敷,西苑医院将提供专家视频教学指导,可在线观看。

  另外,近一年在西苑医院有贴敷记录或有相关适应症就诊记录的公费医疗和自费患者,可使用西苑医院微信小程序复诊续方、开单缴费,并获得专用三伏贴号源、专属三伏贴快递到家、专业贴敷视频、专科医生远程指导的“四专”便民服务。

  北京同仁堂第二中医医院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中路20号

  2021年“冬病夏治三伏贴”仅限于以下病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2岁以上小儿、60岁以上老人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

  您可在“同仁堂e家会员”微信公众号预约,或拨打87632085进行电话预约,也可前往普通门诊分诊台现场预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订阅号”中了解到,该院的“冬病夏治三伏贴”服务已于7月11日开始。患者可根据个人就诊需求,预约儿科贴敷门诊或呼吸科一区贴敷门诊的号。“京医通”微信公众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微信公众号均可进行预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